成语拼音:mǎ bù tíng tí
成语解释: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馬不停蹏
英文翻译:make a hurried journey without stop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蹄:牛、马等牲畜趾端的角质保护物。也指有蹄的脚:马不停蹄。
提到“马不停蹄”,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骏马疾驰的画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马儿跑得飞快连驿站都不停留,但生活中我们用它来形容什么呢?
“马不停蹄”适合用在什么场景?比如小王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进度,同事夸他:“你这简直是马不停蹄的节奏啊!”这里既描绘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又带着对拼搏精神的肯定。
有个有趣的发现: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在当代职场反而焕发新生。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说:“新产品研发阶段,团队马不停蹄地攻克了十二项技术难关。”你看,连互联网行业都在用这个“老古董”表达紧迫感。
难道一直奔波就是最好的状态吗?去年我参加马拉松时,教练特意提醒:“前半程要控制速度,别学那匹不知疲倦的马。”这让我意识到,成语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持续发力固然重要,但懂得调整节奏才是真本事。
最近刷到条短视频,画面里外卖小哥在暴雨中穿梭,弹幕飘过满屏“马不停蹄的打工人”。这个瞬间突然明白,这个成语早已突破书面语的限制,变成了普通人互相打气的暗号。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古人用“马”作比喻,现代人却常拿交通工具对比。朋友最近吐槽:“自从买了新能源车,充电频率比古代驿站换马还勤快。”这种跨越时空的幽默对比,恰好说明语言始终在随时代演进。
站在书店看到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封面上赫然印着“告别马不停蹄的低效忙碌”。这提醒我们,成语的应用场景正在发生微妙转变——从单纯赞美勤奋,转变为强调聪明努力的重要性。
下次听到有人说“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不妨笑着接话:“你这可比马不停蹄还厉害,人家好歹四条腿呢!”生活需要这样的语言智慧,既表达关心,又化解紧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