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ū tíng cè diàn
成语解释:比喻迅速奔驰。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游猎篇》:“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繁体字形:驅霆筞電
英文翻译:Dispel thunder and instigate electricity
驱:1.赶(牲口):驱马前进。2.快跑:长驱直入。并驾齐驱。3.赶走:驱逐。驱除。驱虫剂。
霆:暴雷;霹雳:雷霆。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电:1.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电子时,就带负电。2.触电:电了我一下。3.电报;打电报:来电。电告。4.指闪电:雷电交加。
“驱霆策电”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气势?它字面意思是“驱使雷霆、驾驭闪电”,用来形容能力超凡或者行动迅猛。比如在历史故事里,可以这么用:“三国时期,诸葛亮用计如神,仿佛能驱霆策电,一场火攻便让曹军溃不成军。”这里既突出了智谋的威力,又贴合成语本身的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驱霆策电只能用来夸人厉害吗?”其实不然。比如描述科技发展时可以说:“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如驱霆策电,短短几年就让无人驾驶从幻想变成现实。”这里的“驱霆策电”既点明了技术发展的速度,也暗含了突破传统束缚的意味。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团队合作中。“创业团队驱霆策电般推进项目,原本半年的开发周期压缩到了八周。”你看,它不仅能形容个人能力,还能体现集体行动的效率。这种用法打破了“只夸单打独斗”的刻板印象,是不是更有新意?
说到适用场景,很多人纠结“驱霆策电会不会太夸张”。我的建议是:在需要强调突破性进展或超常发挥的场合大胆使用。比如航天领域报道:“探测器驱霆策电穿越大气层,成功登陆火星”,这种语境下成语的力度就恰到好处。但日常小事比如“他驱霆策电般吃完早饭”反而会显得用力过猛。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在于它传递的突破感。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驱霆策电”不再局限于神话色彩,反而能精准形容那些打破常规的创新。下次写项目报告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代替千篇一律的“快速发展”,说不定能让你的文字瞬间带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