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ū léi cè diàn
成语解释:见“驱雷掣电”。
成语出处:清·丘逢甲《长句赠许仙屏中丞时将归潮州》:“驱雷策电驭水火,碎裂大地分全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繁体字形:驅靁筞電
英文翻译:Driving thunder
驱:1.赶(牲口):驱马前进。2.快跑:长驱直入。并驾齐驱。3.赶走:驱逐。驱除。驱虫剂。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策:1.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策。2.古代考试的一种文体,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策。策问。3.我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跟“筹”相似。清代初期把乘法的九九口诀写在上面以计算乘除和开平方。4.计谋;办法:上策。献策。束手无策。5.谋划;筹划:策反。策应。6.姓。7.古代赶马用的棍子,一端有尖刺,能刺马的身体,使它向前跑。8.用策赶马:鞭策。策马前进。9.拐杖:扶策而行。
电:1.物质的一种属性。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原子中正负电量相等,因而整个物体被认为是不带电的或中性的。当它们由于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电子时,就带正电;获得电子时,就带负电。2.触电:电了我一下。3.电报;打电报:来电。电告。4.指闪电:雷电交加。
“驱雷策电”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神话故事里的超能力?没错,它原本就是形容人能够驾驭雷电般的力量。比如《西游记》里孙悟空召唤风雨雷电大闹天宫,或是科幻电影中科学家用尖端设备操控天气的情节,都能用“驱雷策电”来描述那种突破常规的非凡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超自然”的成语吗?其实这个说法早就被赋予了新生命。就像去年某科技公司研发出毫秒级电力调度系统,媒体就用“驱雷策电的智慧”来形容他们对能源的精准控制——你看,成语正在从神话书里“穿越”到实验室呢。
更接地气的用法出现在职场。某创业团队连夜攻克技术难关,老板在晨会上竖起大拇指:“咱们这次真是驱雷策电的速度!”既夸了效率,又带着点武侠小说式的豪气,比干巴巴的“做得快”生动多了。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上次听说有人用“驱雷策电”形容外卖小哥送餐快,虽然创意满分,但听着总像在说小哥会魔法。这类夸张比喻用在正式报告里可能不合适,但在朋友聊天时绝对能收获会心一笑。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很多传统成语就像手机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像“驱雷策电”这种原本带着神秘色彩的词汇,现在用来形容科技突破或高效执行,反而比新兴网络用语更有文化厚度。下次写项目总结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替代“快速推进”,说不定能让报告更有记忆点。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中国人的自然观。古人把雷电看作天神武器,现在我们把驾驭雷电视为科技突破,这种从敬畏到掌控的态度转变,不正是文明进步的缩影吗?下次看到闪电划过夜空,除了担心下雨,或许还能联想到人类探索自然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