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án
  • jiān
  • lèi
  • zh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ián jiān lèi zhǒng

成语解释:同“骈肩累迹”。

成语出处:清·王韬《瀛需杂志》:“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城中热闹,无异于城外,几于倾邑若狂,士女往观者,骈肩累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繁体字形:駢肩纍踵

英文翻译:With a heavy burden

骈肩累踵的意思

骈:1.并列的;对偶的:骈句。骈肩(肩挨着肩,形容人多)。2.姓。

肩:1.肩膀:并肩前进。2.担负;担任:身肩重任。

累:[lèi]1.疲乏,过劳:劳累。累乏。2.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lěi]1.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2.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3.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léi]1.〔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2.〔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赘”;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赘”(“赘”均读轻声)。

踵:1.脚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着;追随:踵其后。3.到:踵门相告。

成语评论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比如周末去商场抢购特价商品,入口处挤满了人,肩膀挨着肩膀,脚跟贴着脚跟,几乎挪不动步子。这时候就可以形容为"骈肩累踵"——这个成语专门用来描述人多拥挤的场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人山人海'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讲人多,但"骈肩累踵"更强调物理空间的逼仄感。就像早高峰的地铁车厢,乘客们被迫紧贴着站立,连转身的缝隙都没有,这时候说"车厢里骈肩累踵",画面感比简单说"人多"要生动得多。

记得去年元宵灯会,主干道上挂满灯笼的步行街就是典型例子。游客们像沙丁鱼罐头般缓慢移动,孩童骑在家长肩头,小贩在人群中穿行叫卖。这种既热闹又略显窘迫的场景,用"骈肩累踵"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它既传达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又暗示了人群密度带来的不便。

在现代化都市里,这种场景其实暗藏安全隐患。我观察过很多活动现场,组织者如果提前设置分流通道,或者采取分时段入场,就能有效避免过度拥挤。这提醒我们:热闹虽好,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当代有了新的应用场景。比如网红餐厅开业时,排队人群从三楼蜿蜒到地下车库;又比如明星见面会的接机现场,粉丝们层层叠叠挤作一团。这些现代社会的独特景观,都在延续着这个古老成语的生命力。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面镜子,既映照出社会百态,也记录着时代变迁。"骈肩累踵"这个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人类聚集时的共性体验。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试试用这个成语来描绘,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