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hè shàng wéi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成语出处:宋·孙惟信《阮郎归》:“许谁骑鹤上维扬,温柔和醉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妄想贪婪
繁体字形:騎鶴上維揚
英文翻译:Mount the crane to Weiyang
骑:1.跨坐:骑马。骑自行车。2.骑兵。也泛指骑马的人:铁骑。轻骑。车骑。3.兼跨两边:骑缝。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维:1.连接:维系。2.保持;保全:维持。维护。3.姓。4.思考;想:思维。5.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如长、宽、高)叫做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骑鹤上维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幻色彩,但它背后其实藏着对现实生活的警示。比如有人省吃俭用十年存钱创业,结果项目失败血本无归,朋友感叹道:“他这真是骑鹤上维扬,到头来只剩一声叹息。”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人们明知可能失败还要冒险?其实这就像有人看到彩票大奖广告就忍不住购买——追逐目标时的兴奋感,常常让人低估了风险。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小王用存款开了家奶茶店,三个月后因选址失误关门;而小李用同样的资金报名了商业培训课程,后来成功转型为品牌顾问。同样是“骑鹤”的行为,结果为何天差地别?关键在“维扬”究竟指代什么——如果盲目追求表面风光(比如开店当老板的虚荣),就容易翻车;若是追求实质提升(比如专业能力),就算暂时看不到成果,也会有意外收获。
记得二十年前老家有户人家变卖田产炒股,最终落得家徒四壁,村里老人摇头说“这就是想骑鹤的代价”。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儿子后来靠着这段经历写成纪实文学,反而开启了写作生涯。这让我想到:成语传达的警示固然重要,但人生际遇的奇妙之处在于,有时看似失败的“骑鹤”经历,反而成为新故事的起点。
现代社会常看到年轻人贷款买豪车充门面,或是网红为流量铤而走险,这些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骑鹤”行为?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说得好:“追流量就像追彩虹,跑得再快也摸不着颜色,不如静下心打磨内容,说不定彩虹自己就停在眼前了。”这种认知转变,恰好破解了成语的现代困局——当我们把“维扬”定义为内在成长而非外在虚荣,冒险就变成了值得的投资。
观察公园里放风筝的老人会发现,真正的高手从不死拽着线,而是懂得根据风向调整力度。这个道理放在“骑鹤上维扬”的语境里格外贴切:既要保持向上的勇气,也要掌握收放的智慧。就像创业者既需要开拓市场的冲劲,也要具备及时止损的清醒,这样的“骑鹤”才能飞得更高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