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táng
  • guǎng 广
  • sh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táng guǎng shà

成语解释: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得的享堂。”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高大的建筑

繁体字形:高堂广厦

英文翻译:High hall

高堂广厦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堂:1.正房:堂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堂。课堂。食堂。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堂。过堂。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堂。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堂(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堂兄。堂弟。堂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堂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堂。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堂内景。一堂壁画。8.姓。

广:[guǎng]1.多:兵多将广。大庭广众。2.扩大;扩充:推广。以广流传。3.姓。[ān]同“”(多用于人名)。

厦:[shà]1.高大的房子:高楼大厦。2.房子伸出的后廊:前廊后厦。[xià]〔厦门〕市名。位于福建省东南部,鹰厦铁路终点。人口57万(1997年)。临台湾海峡,为天然良港。是闽东南经济文化中心,轻工业比较发达。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

成语评论

提到"高堂广厦",你脑海中浮现的是故宫太和殿的巍峨,还是现代CBD玻璃幕墙的璀璨?这个成语本意虽指宏伟建筑,但仔细想想,那些雕梁画栋背后,是否也藏着社会发展的密码?

某科技公司新总部落成典礼上,董事长致辞说:"这座高堂广厦不仅是办公场所,更是创新火种的培育基地。"这时你会发现,成语早已跳脱物理空间的局限,开始承载企业愿景。就像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人们仰望其632米高度时,看到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翻看《洛阳伽蓝记》,"高堂广厦,连甍接栋"的记载扑面而来。北魏时期的佛寺建筑群,与其说是宗教场所,不如说是古代城市规划的活教材。就像今天站在应天门遗址前,透过复原的阙楼,依然能感受到隋唐时期"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气象。

我常想,当开发商用"高堂广厦"宣传楼盘时,购房者真正在买什么?或许不是层高和面积,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具象化期待。就像老家邻居王叔,搬进电梯房后总念叨:"这亮堂的客厅,总算能让孙子学画画了。"建筑空间的变化,往往折射着代际需求的更迭。

下次给孩子讲成语,不妨带他们实地观察。站在城市天际线下,指着玻璃幕墙解释:"这些高堂广厦就像巨型乐高,每块砖都写着工程师的巧思。"当成语与现实场景产生勾连,抽象词汇就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毕竟,语言的生命力,永远来自日常生活的滋养。

从茅草屋到摩天楼,人类对空间的营造史,本质是文明进阶的刻度尺。那些被称作"高堂广厦"的建筑,既是遮风挡雨的庇护所,也是丈量时代的标尺。当夕阳把写字楼的玻璃染成金色时,每个窗户里亮起的灯光,都在续写着这个成语的当代注脚。

高堂广厦的造句

  1. 造句 登上泰山向下望去,高堂广厦鳞次栉比,郁郁琼楼错落有致,登山小道曲径通幽,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2. 造句 家是人们心中一个理想化的概念,高堂广厦是家、茅庐草舍也是家,其中蕴涵了每个人的理想与生活追求。
  3. 造句 一座座殿堂楼阁、高堂广厦,高耸入云,错落有致,天科城在这一带属于比较繁华的都城,城内自然就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4. 造句 它高堂广厦、美轮美奂,如空中的琼台仙境一般,只是缺少了那份宁静、祥和,却多了份死气。
  5. 造句 天崩地裂,一道又一道金芒从东皇钟内冲出,轰杀四面八方,打得乾坤震颤,一座座高堂广厦瞬间被夷为平地,多少桂殿兰宫化为灰烬。
  6. 造句 也好,在下自幼家贫,住上这样的房子已经心有不安,还怎敢妄想高堂广厦?

"高堂广厦"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