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kuò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bù kuò shì

成语解释:同“高视阔步”。

成语出处: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风度

繁体字形:高步闊視

英文翻译:High stride

高步阔视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阔:1.宽广:开阔。海阔天空。2.时间或距离久远:阔别。3.富有;(吃穿用)讲究:阔佬。不要摆阔。4.不切实际:迂阔。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成语评论

高步阔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迈着大步子、昂首挺胸地走路,形容人态度从容、气度不凡。比如在职场中,一位新上任的经理刚走进会议室时,虽然内心紧张,但仍然保持着高步阔视的姿态,这种外显的自信很快让团队成员对他产生了初步信任。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能传递出权威感?”其实关键在于肢体语言与心理状态的关联——当人主动调整自己的步态和视线高度时,这种“假装自信”的行为会反向影响心态。就像演员上台前深呼吸挺直腰板,高步阔视本质上是通过身体动作给自己积极暗示。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比如在江南古镇的小巷里,如果游客背着单反相机高步阔视地穿梭,反而会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这说明成语背后的气质需要与场合匹配,否则就像穿着西装去爬山,再好看的姿态也会变成滑稽表演。

我观察到现代年轻人有个有趣现象:他们既能穿着拖鞋在奶茶店慵懒瘫坐,也能在需要时瞬间切换成高步阔视的工作模式。这种收放自如的状态,或许比单纯保持某种固定姿态更有智慧。毕竟真正的底气,不在于时刻昂着头,而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抬头,什么时候可以放松。

若是把这个成语放在历史维度看,古人讲究“行不履阈,立不中门”的礼仪规范,而高步阔视更像是对规矩的适度突破。就像苏轼在《留侯论》里写到的“骤然临之而不惊”,这份从容既需要阅历打磨,也需要懂得在恰当场合展现自我存在感。

下次当你需要参加重要场合时,不妨试试提前五分钟到场,像练习书法般调整呼吸节奏,让脚步自然地变得稳健有力。记住,高步阔视不是趾高气扬,而是用身体语言告诉世界:“我准备好了”。这种微妙的平衡,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处世智慧。

"高步阔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