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o
  • jué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o jué hòu lù

成语解释:见“高爵重禄”。

成语出处:《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地位、待遇等

繁体字形:高爵厚禄

英文翻译:high position and handsome salary

高爵厚禄的意思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禄:1.古代称官吏的俸给:俸禄。高官厚禄。无功受禄。2.姓。

成语评论

高爵厚禄”这个词,听起来像古代官场的标配,但它的含义远比字面更有意思。比如《史记》里提到李斯年轻时感叹“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后来他拼命追求高爵厚禄,最终当上秦国丞相。这个故事里,高官和厚禄成了改变命运的跳板,但也埋下了他晚年悲剧的伏笔——你看,得到之后就能高枕无忧吗?

现代职场里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有人为了升职加薪,连续三年每天工作14小时,终于当上公司高管,年薪百万。表面看确实是“高爵厚禄”的典范,但当他体检查出胃溃疡和焦虑症时,突然在朋友圈写:“用健康换头衔,真的值得吗?”这个反问恰好戳中了核心问题:我们追求高位和财富时,是否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有趣的是,文学作品中常把高爵厚禄写成双刃剑。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政,作为工部员外郎可谓官运亨通,但他每天如履薄冰应付官场斗争,反而羡慕儿子宝玉“不通世故”的自由。这种对比让我想到,或许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地位本身,而在于人能否在获得地位后守住本心。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现在年轻人提到“成功”时,更常谈论“做喜欢的事”而不是“当大官赚大钱”。就像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拒绝某互联网大厂的百万年薪offer,选择在小工作室做创意项目。他说:“高爵厚禄像镀金笼子,我宁愿要能开窗看风景的草屋。”这种选择背后,其实是对传统成功定义的重新思考。

话说回来,完全否定高爵厚禄也不现实。关键可能在于平衡——就像古人说的“达则兼济天下”。明代海瑞当二品大员时,把俸禄大半用于接济穷苦学生,这种用法就让高爵厚禄有了社会价值。或许我们今天需要的,不是单纯追逐或排斥高位高薪,而是思考如何让这些资源产生更长远的意义。

高爵厚禄的造句

  1. 造句 所谓汰者,非必举高爵厚禄而尽行裁改也,亦使幸位之流、素餐之辈,无所托足耳。
  2. 造句 父亲受国家高爵厚禄,衣紫腰金,封妻廕子,无一事不是恩德。
  3. 造句 荆兄可愿在燕国谋国,燕国当以高爵厚禄待之。
  4. 造句 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
  5. 造句 有宋一朝,宗室作乱,绝无可能,兼且受封以高爵厚禄,身为王爷最是逍遥,因无利益之关,故其间的温情最浓。
  6. 造句 这次出征,他们都是卯足了劲的奋勇拼杀,以此来洗刷自己的罪行,拼出个高爵厚禄来!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7. 造句 这周家,要是都像老周大哥那样,不用说是最好的,一旦李煜有了基业,高爵厚禄的养起来就是了。
  8. 造句 抛弃仁义,抛弃皇权,抛弃一切外物,如制约人价值观的宝钻,如制约人美丑观的胭脂水粉,如制约人名利关的高爵厚禄!这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