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o jué zhòng lù
成语解释:爵:爵位,官爵;禄:俸禄。泛指爵位高,俸禄厚。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看官们,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隋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地位、待遇等
繁体字形:高爵重禄
英文翻译:High rank and high salary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爵:1.古代饮酒的器皿。2.爵位,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封爵。公爵。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禄:1.古代称官吏的俸给:俸禄。高官厚禄。无功受禄。2.姓。
什么是“高爵重禄”?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高贵的爵位、厚重的俸禄”,常用来形容身居高位且待遇优厚的人。比如《资治通鉴》中记载:“张仪得秦惠王重用,虽享高爵重禄,却终日忧虑失宠。”这里既展现了地位的显赫,也暗示了背后的压力。
有人可能会问:“高爵重禄一定是好事吗?”答案并不绝对。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写过一位官员“宁舍高爵重禄,也要归隐山林”,这说明对某些人而言,精神自由比物质地位更重要。成语本身不带褒贬,关键在于使用者想传递的态度。
生活中怎么用这个词?假设某科技公司高管放弃百万年薪创业,同事议论:“他放着高爵重禄不要,反而选择白手起家,真是有胆识。”这样的句子既点明原有待遇,又突出人物特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日常对话中更常说“高薪高职”。
为什么这个成语至今仍被使用?我认为它精准捕捉了“地位与责任共生”的社会现象。就像现代企业里,总监拿着百万年薪(重禄),但每天工作16小时(高压力),这种矛盾感用四个字就能传神表达。语言的生命力往往在于能否映射现实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时要避免刻板印象。不是所有身居高位者都贪图享乐,就像《红楼梦》里贾政虽享高爵重禄,却始终以家族兴衰为己任。语境不同,成语的意味也会变化。关键是通过具体事例传递想强调的侧面,让抽象概念变得鲜活可感。
最后分享个观察:当代年轻人更倾向用“金饭碗”“上岸”等新词表达类似概念,但“高爵重禄”仍能在特定场景中展现独特韵味。比如描述历史人物时,这个词能瞬间营造出时空纵深,比直白的“高收入”更有画面感。语言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微妙的层次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