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ún
  • hào
  • shén
  • s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ún hào shén sàng

成语解释:耗:减损,消耗;丧:丧失。吓得魂魄都飞散了。形容极为惊恐,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神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魂耗神丧

英文翻译:Loss of spirit

魂耗神丧的意思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耗:1.减损,消耗:损耗。油耗。他们谈了一晚上,把灯里的油都耗干了。2.拖延:耗时间。3.音信(现多指坏的):噩(è)耗。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成语评论

魂耗神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特别真实的状态——人因为过度消耗精力或遭遇打击而变得萎靡不振。比如,有人连续加班一个月后瘫在沙发上说:“最近真是魂耗神丧,连吃饭的力气都没了。”这里的“魂”和“神”其实代指人的精神气,而“耗”和“丧”则直白地表达了消耗殆尽的感觉。

问题来了:为什么用“魂”和“神”来形容疲惫?古人认为“魂魄”和“心神”是支撑人活动的核心力量,就像手机的电池一样。一旦“电量”被过度消耗,整个人就会陷入“死机”状态。比如考试失利的学生可能会叹气:“复习了三个月,结果考砸了,现在魂耗神丧,什么都不想干。”这里不仅表达了体力透支,更强调了心理上的挫败感。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新手妈妈照顾哭闹的婴儿整夜未眠,第二天对朋友说:“孩子发烧折腾了一宿,我现在真是魂耗神丧。”这句话不仅描述了她身体上的劳累,还隐含着焦虑和无助的情绪。成语的生动之处就在于,短短四个字就能让听者瞬间共情。

有意思的是:这种状态能避免吗?完全避免可能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学会“充电”。就像手机需要定期充电,人也需要适时休息。有个程序员朋友曾分享:“项目上线那周每天只睡4小时,确实魂耗神丧。但完成后休了三天假,去山里走了走,回来又满血复活了。”这说明及时调整的重要性——疲惫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透支。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社会“魂耗神丧”的现象反而越来越普遍。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爆炸的信息量,让很多人像被按了快进键。但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的频繁使用也反映了大家开始重视心理健康。就像最近常听到的“我选择躺平半天”,这何尝不是种积极的自我保护?

最后想说,语言就像面镜子,既照见我们的困境,也提供解决的线索。下次感到“魂耗神丧”时,或许可以停下来想想:是时候给自己换个“充电模式”了?毕竟,再好的手机也不能永远开着飞行模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