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n hào pò sàng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其视州县守令,若鹓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神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繁体字形:魂耗魄喪
英文翻译:almost leave his body in horror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耗:1.减损,消耗:损耗。油耗。他们谈了一晚上,把灯里的油都耗干了。2.拖延:耗时间。3.音信(现多指坏的):噩(è)耗。
魄:1.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2.魄力或精力:气魄。体魄。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你听说过“魂耗魄丧”这个成语吗?它常用来形容人受到巨大打击后精神恍惚的状态。比如有人连续加班三个月,突然被通知项目取消,整个人瘫在椅子上说不出话——这时候就能用“魂耗魄丧”来描述他的状态。
但问题来了:这种程度的情绪崩溃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不然。去年我邻居李叔创业失败,有天深夜看见他蹲在小区花坛边,手机屏光照着那张毫无血色的脸,手里烟头都快烧到手指了还没察觉,这场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魂耗魄丧”。
那么这种状态会持续多久呢?有个真实案例可以参考。朋友小王考研二战失利那天,我们在他家客厅发现他呆坐六个小时没换姿势,连水杯倒了都没反应。不过第二天早上,他居然准时出现在健身房,这种反差恰恰说明“魂耗魄丧”更多是暂时性的心理休克。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重大人生变故吗?其实日常小事也可能触发。上周我表妹弄丢存着毕业设计的U盘,当时她站在复印店门口浑身发抖的模样,完全符合“魂耗魄丧”的定义。这说明情绪崩溃的阈值因人而异,关键看个体对事件的重视程度。
现代人或许更容易体会这种状态。想想看,当我们连续收到五封求职拒信,或者发现辛苦整理的报表没保存就死机,那种瞬间的大脑空白和肢体僵硬,不就是缩小版的“魂耗魄丧”吗?有趣的是,我观察到现在年轻人恢复速度反而更快,可能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冲刷有关。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其实暗含希望。就像暴雨后总会有彩虹,人在经历“魂耗魄丧”之后,往往会迸发更强的生命力。记得去年公司裁员潮,有个被辞退的同事三个月后带着新创立的短视频团队回来谈合作,这种蜕变恰恰印证了成语背后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