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ǎo
  • shòu
  • qi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ǎo fú shòu qióng

成语解释: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梁书·元帝纪》:“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繁体字形:鳥伏獸窮

英文翻译:Birds subdue beasts

鸟伏兽穷的意思

鸟:[niǎo]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2.(Niǎo)姓。[diǎo]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兽:1.指哺乳动物,通常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野兽。禽兽。走兽。2.比喻野蛮;下流:兽心。兽行。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成语评论

说到“鸟伏兽穷”,可能有人会疑惑:这个成语到底在描述什么场景?举个例子,小明跟着父母去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时,向导指着远处稀疏的树丛说:“二十年前这里还能看到成群的候鸟,现在只剩几只麻雀蹲在枯枝上,连野兔都躲在石头缝里找食——这就叫‘鸟伏兽穷’啊。”

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用鸟和兽的状态来比喻困境?其实这个成语就像放大镜,把整个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浓缩在具体形象里。就像我们常说的“煤矿里的金丝雀”,当最敏感的鸟类都只能蜷缩着生存,说明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

上周在社区读书会上,李阿姨分享了她老家纺织厂的故事:“机器更新后效率是高了,可老工人们就像困在铁笼里的兽,守着即将淘汰的技术不知何去何从。”这句话刚落,在场几位转行的程序员都频频点头——原来“鸟伏兽穷”不仅能形容自然环境,也能比喻人在时代巨变中的迷茫。

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个成语为何能引发跨领域的共鸣?我发现它抓住了“生存空间被挤压”这个人类共通体验。就像手机里的内存提示,当剩余空间不足时,不论是APP还是生物,都会表现出异常的生存状态。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看着街头越来越多的共享充电宝柜机,忽然觉得它们就像现代社会的“人工鸟巢”。当科技发展压缩了某些传统生存方式,或许我们既要警惕“鸟伏兽穷”的危机,也要学会像麻雀那样,在钢筋水泥中找到新的落脚点。

最近朋友公司推行自动化办公,他自嘲说:“我们现在就像配电箱里的松鼠,既要防着被智能系统替代,又要学着用新工具囤知识。”这种幽默的比喻,反而比直白的抱怨更能让人理解变革期的阵痛——或许这就是古老成语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鸟伏兽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