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ū jiàn què cháo
成语解释:同“鸠居鹊巢”。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七卷:“若是小婿承受,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鸠僭鹊巢,小婿亦被人谈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鳩僭鵲巢
英文翻译:A nest of arrogated birds
鸠:1.鸟类。外形像鸽子。常见的有斑鸠,身体灰褐色,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常成群吃谷物。2.聚集:鸠合(纠合)。
僭: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僭越(超越本分,冒用在上的人的名义或物品)。
鹊:也叫喜鹊。鸟类。喙尖,尾长,体羽大部为黑色,肩和腹白色。叫声响亮,主食昆虫,是益鸟。
巢: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鸠僭鹊巢”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拆开来看其实很简单。鸠是一种鸟,鹊是喜鹊,鹊巢就是喜鹊搭的窝。故事里的斑鸠自己不筑巢,反而霸占了喜鹊的家。那问题来了:这个成语的核心想表达什么?答案是:用别人的成果当自己的,还理直气壮。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明熬夜写完的策划案,被同事小王偷偷复制修改后抢先汇报给老板。老板表扬小王“效率高”,小明却气得说不出话。这不就是典型的“鸠僭鹊巢”吗?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讨厌这种行为?因为努力的人得不到认可,偷懒的人反而得利,长期下去谁还愿意踏实做事呢?
有意思的是,自然界里斑鸠其实并不会真的抢鹊巢,但成语却沿用至今。这说明什么问题?人类社会的规则有时比动物世界更复杂——有些人不仅占便宜,还会编造理由让自己显得合理。比如占着别人的车位却说“停一会儿怎么了”,或者剽窃创意后狡辩“灵感本来就会重复”。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建立规则的重要性。就像小区物业给车位装地锁,公司用文件水印保护版权,本质上都是在防止“鸠”的行为。与其抱怨被占便宜,不如主动设置保护机制。我见过最聪明的应对方式是:有位设计师每次提案都故意留个隐藏标记,遇到抄袭时能立刻拿出证据。
当然,生活中偶尔也会出现反向操作。比如朋友临时借用厨房做顿饭,房东把闲置房间短租给背包客,这种双方自愿的“鹊巢鸠占”反而创造了双赢。可见关键不在于“占”这个动作,而在于是否建立在尊重和协商的基础上。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先别急着生气。如果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一笑了之显得大度;如果是原则问题,就用智慧和规则保护自己。毕竟,与其做被抢了巢穴的喜鹊,不如学会当个既会筑巢又能防鸠的聪明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