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niǎo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niǎo shēng yì

成语解释: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温饱,遂如鸮鸟生翼,欲啄母睛邪!”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忘恩负义

繁体字形:鸮鳥生翼

英文翻译:Owl's wings

鸮鸟生翼的意思

鸮:见〔鸱鸮〕

鸟:[niǎo]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的鸟都会飞,也有的两翼退化,不能飞行。如燕、鹰、鸡、鸭、鸵鸟等都属于鸟类。2.(Niǎo)姓。[diǎo]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翼:1.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鸟翼退化,不能飞翔。通称翅膀。2.飞机或滑翔机等飞行器两侧伸出像鸟翼的部分,有支撑机身、产生升力等作用。3.侧:两翼阵地。由左翼进攻。4.二十八宿之一。5.帮助;辅佐:翼助。扶翼。6.同“”:翼日。7.姓。

成语评论

鸮鸟生翼”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背后藏着有趣的含义。有人可能会问:鸮鸟本来就是有翅膀的动物,为什么还要“生翼”呢?其实,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多此一举”或“强加不必要的功能”,就像给已经会飞的鸟再装一对翅膀——看似厉害,实则多余。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为了提高效率,给员工设计了五层审批流程,结果反而拖慢了项目进度。这就是典型的“鸮鸟生翼”。原本简单的流程被过度复杂化,就像给鸮鸟装翅膀,反而让它飞得更笨重。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总喜欢做这种“画蛇添足”的事?或许是因为对现状的不安全感,或是误以为“越多越好”。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给手机贴三层保护膜,结果触屏反应变迟钝;给花园铺满人造草坪,却失去了自然草木的生机。有个朋友曾分享:他给新买的汽车加了十几种改装件,最后发现最常用的还是原厂配置。这让我想到,有时候保持事物的本真状态,反而更容易发挥其核心价值。

有趣的是,“鸮鸟生翼”也提醒我们关注“需求本质”。就像设计师常说的“少即是多”,过度干预可能适得其反。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创新并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去掉冗余环节后,系统反而运转得更流畅。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极简主义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受欢迎。

下次遇到想“添砖加瓦”的冲动时,不妨先停下来思考:这个动作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如果是后者,可能就要警惕“鸮鸟生翼”的陷阱了。毕竟,真正的好设计往往藏在恰到好处的平衡里,就像老话说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关于这个成语的运用,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它常出现在技术革新领域。比如某品牌手机年年升级摄像头像素,但用户真正需要的可能是更持久的续航能力。这种现象背后,或许藏着商业逻辑与用户需求的错位。当我们学会用“鸮鸟生翼”的视角观察世界,反而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质。

最后留个小问题:你最近遇到过哪些“鸮鸟生翼”的例子?是办公室里新添的复杂报表系统?还是家里那台功能多到需要看说明书的面包机?试着用这个成语重新审视它们,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毕竟,智慧有时候就藏在“不做”的勇气里。

"鸮鸟生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