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ng 鸿
  • jiàn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óng jiàn zhī yì

成语解释:鸿鹄凭借羽翼而高飞远行,因以“鸿渐之翼”比喻大才;高才。

成语出处:《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公孙弘、卜式、兒宽皆以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渐,进也,鸿一举而进千里者,羽翼之材也。弘等皆以大材初为俗所薄,若燕爵不知鸿志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鴻漸之翼

英文翻译:The wings of hung Chien

鸿渐之翼的意思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渐:[jiàn]1.副词。慢慢地;逐步地:渐入佳境。渐进。2.指苗头:防微杜渐。[jiān]1.浸:渐渍。渐染。2.流入:东渐于海。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翼:1.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鸟翼退化,不能飞翔。通称翅膀。2.飞机或滑翔机等飞行器两侧伸出像鸟翼的部分,有支撑机身、产生升力等作用。3.侧:两翼阵地。由左翼进攻。4.二十八宿之一。5.帮助;辅佐:翼助。扶翼。6.同“”:翼日。7.姓。

成语评论

鸿渐之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但实际是什么意思呢?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小明刚入职时连基础报表都做不好,但他每天下班后自学数据分析,三年后竟成了部门的技术骨干。老板夸他:“你这真是鸿渐之翼啊,从零起步到独当一面!”这里的“鸿渐之翼”,说的就是像大雁振翅高飞般持续进步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翅膀”来比喻成长?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周易》的“鸿渐于陆”,本意是鸿雁从低处逐渐飞向高空。就像学骑自行车,刚开始摇摇晃晃,但坚持练习后能轻松上路——这种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不正像翅膀逐渐强健、最终翱翔的状态吗?

再举个反例:老张在公司二十年如一日做着相同工作,虽然资历深,但始终拒绝接触新系统。同事私下议论:“老张要是能有鸿渐之翼的心态,早该升职了。”可见这个成语不仅夸人进步,更暗含“主动突破舒适区”的期待。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当代职场。现在很多岗位要求跨界能力,比如设计师要懂点编程,销售得会数据分析。就像我认识的一位插画师,去年开始自学AI绘图工具,现在已经成为团队的技术顾问。这种“翅膀”的成长,不再是直线上升,而是像乐高积木一样不断拼接新技能。

最后留个思考:鸿雁南飞需要团队配合,个人的“翅膀”是否也该与他人协作?上周参加行业交流会,发现那些快速成长的年轻人,不仅自己钻研,更会主动分享经验、组建学习小组。或许真正的“鸿渐之翼”,不仅是自我提升,更是带动周围人一起飞翔的能力。

"鸿渐之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