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guàn cǎo lǚ
成语解释:见“黄冠草服”。
成语出处: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衣着
繁体字形:黄冠艸履
英文翻译:Yellow crested sandalwood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齐。怒发冲冠。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冠。树冠。[guàn]1.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岁)。2.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军。名冠全球。4.指冠军:夺冠。三连冠(连续三次获得冠军)。5.姓。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黄冠草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描绘的意境却让人眼前一亮。想象一位农夫头戴竹编斗笠、脚踩草鞋在田间劳作,这个画面本身就在传递着返璞归真的气息。比如我们可以造个句子:“退休后的张教授黄冠草履,每天在自家菜园里研究有机种植”。这里既保留了原词对朴素装扮的描绘,又延伸出主动选择简单生活的现代意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黄冠草履形容现代人?其实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能跨越时空。当都市白领脱下西装换上棉麻衣裳,当程序员离开格子间去山村支教,这些选择本质上与古人“戴竹笠穿草鞋”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这种装扮差异背后,是对生活方式的主动选择。
在《陶渊明传》里就有这样的场景:“辞官归隐的诗人黄冠草履,荷锄种菊于东篱之下”。作者用这四个字轻轻一点,就把人物从庙堂到田园的转变勾勒得淋漓尽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装扮选择在古代往往带有身份转换的象征意味,而今人更多是追求心灵的自由。
有个有趣的现象:我邻居王阿姨参加完茶道班后,把名牌包换成竹编手提篮,笑称这是“现代版黄冠草履”。这个例子生动说明,成语的现代化应用不必拘泥于字面,关键是把握其精神内核——在物质过剩的时代,人们开始重新发现简单生活的价值。
或许有人疑惑: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否过于理想化?其实关键不在于完全复制古人的装扮,而是领悟那份“不被外物所累”的生活智慧。就像当代流行的手工慢生活、断舍离理念,本质上都是黄冠草履精神的当代表达。选择适合自己的简化方式,才是这个成语给现代人的真正启示。
从个人观察来看,越来越多人开始区分“需要”和“想要”。朋友小陈把每周必去的网红餐厅打卡改成自己下厨,用他的话说:“黄冠草履不是要过苦日子,而是找回生活的掌控感”。这种认知转变恰恰印证了古老智慧的现实意义——外在形式会变,但追求本真的心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