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tāng là shuǐ
成语解释:泛指饮食。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三两夜没睡,头也没梳,脸也还没洗,乱了恁五更,黄汤辣水还没尝着,就是铁人也禁不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黄湯辢水
英文翻译:Hot water in yellow soup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辣:1.像姜、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味道:酸甜苦辣。2.辣味刺激(口、鼻或眼):辣眼睛。他吃到一口芥末,辣得直缩脖子。3.狠毒:心狠手辣。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提到"黄汤辣水"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形容什么场景?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李在夜市开了二十年麻辣烫摊子,他说:"别看我这锅黄汤辣水咕嘟咕嘟冒泡,熬了整天的牛骨汤配上二十几种香料,多少老街坊就好这口热乎劲儿。"这里既描绘了食物的浓烈滋味,更暗含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饮食场景吗?其实不然。小王最近接手了个棘手的项目,在周会上他这样打趣:"咱们现在就像在熬黄汤辣水,需求改得七荤八素,代码调得五味杂陈,但最后端出来的产品肯定够味!"这种用法巧妙转化了成语的本意,把工作挑战比作需要耐心烹调的复杂事务。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那些"痛并快乐着"的生活状态。就像新手父母哄睡闹夜的婴儿,既被哭声吵得头疼(辣),又被孩子的小手抓握萌化(黄汤般的温暖)。这种语言张力恰恰体现了中文的生动性——用味觉刺激来隐喻复杂情感,比直白的描述更有画面感。
当我们再听到"黄汤辣水"时,不妨多留意说话人的语境。它可能是在说火锅店里翻滚的红油锅底,也可能在比喻某个需要咬牙坚持的成长阶段,甚至是形容朋友间那种嬉笑怒骂的亲密关系。语言的趣味性,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却韵味十足的成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