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g
  • tāng
  • dàn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áng tāng dàn shuǐ

成语解释:同“黄汤辣水”。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这两日只有口游气儿,黄汤淡水谁尝着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黄湯淡水

英文翻译:Tangdanshui

黄汤淡水的意思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汤:[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淡: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淡墨。天高云淡。2.(味道)不浓;不咸:一杯淡酒。淡而无味。菜太淡,再放点盐。3.(颜色)浅:淡青。淡绿。颜色很淡。轻描淡写。4.冷淡;不热心:淡然处之。淡淡地答应了一声。5.营业不旺盛:淡季。淡月。近来生意很淡。6.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淡话。淡事。扯淡。7.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成语评论

大家有没有听过“黄汤淡水”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它常用来形容内容空洞、缺乏实质的事物。比如有人说:“这篇报告写了三十页,仔细一看全是黄汤淡水,数据支撑都没几个。”这时候你就能明白,这报告水分太大,干货太少。

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黄汤”和“淡水”组合成成语?这其实是个生活化的比喻。“黄汤”在古代指代酒水,而“淡水”就是普通的水,两者混在一起看似丰富,实则既不醉人也不解渴。就像某些长篇大论的演讲,听着热闹,听完却记不住重点。

举个例子更直观:小李为了应付公司会议,连夜写了份市场分析,结果被领导批评“分析得黄汤淡水,用户画像都没说清楚”。这里既点出了内容空泛,也暗示了准备不够用心。可见这个成语既能批评质量,也能反映态度问题。

个人观察: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黄汤淡水”现象反而更常见。比如某些自媒体文章标题劲爆,点进去却是东拼西凑的旧闻。这时候读者就像喝了掺水的酒,既没获得新知,还浪费了时间。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做事情,与其追求表面篇幅,不如专注核心价值。就像煲汤要文火慢炖才有滋味,思考也需要沉淀才能产出真知灼见。

下次遇到类似的场景,不妨用“黄汤淡水”来精准表达你的感受。它不仅能让批评显得更生动,还能促使对方反思:我的内容是否经得起推敲?我的表达是否真的传递了价值?

"黄汤淡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