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áng páo jiā tǐ
成语解释:见“黄袍加身”。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登基
繁体字形:黄袍加軆
英文翻译:Yellow robe with body
黄: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2.指黄金:黄货。黄白之物。3.指蛋黄:双黄蛋。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黄。查禁黄书。5.(Huáng)指黄河:治黄。引黄工程。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黄。7.姓。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黄了。
袍:袍子:皮袍。棉袍儿。长袍。旗袍儿。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说起“黄袍加身”这个成语,许多人会联想到古代宫廷剧里大臣突然被推上皇位的场景。比如:“公司创始人退休后,几个高管硬是把年轻的小张‘黄袍加身’推上CEO位置。”这里的“黄袍加身”生动描绘了当事人被动接受重要角色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被众人拥戴上位不是好事吗?为什么用这个略带无奈的成语?”其实问题核心在于“被动性”。就像北宋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强行披上龙袍,看似风光无限,实则面临的是必须接手的责任重担。现代职场中,某个技术骨干突然被任命为部门主管,也可能陷入类似的“黄袍加身”困境——既无心理准备,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我观察到,这种“被动上位”现象在当代社会愈发常见。比如家族企业二代接班,或是社团骨干突然被推举为负责人。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往往需要经历从“被迫接受”到“主动承担”的转变过程。就像邻居王叔说的:“去年社区改造,大家非让我当业主代表,现在天天忙着协调各种事,倒真练出了沟通本事。”
值得思考的是,面对“黄袍加身”该如何自处?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心态调整。既然责任已经落在肩上,与其抱怨“赶鸭子上架”,不如像海绵吸水般快速学习。毕竟历史上有不少“黄袍加身”的成功案例,比如临危受命的诸葛亮,虽非自愿出山,却成就了千古佳话。
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想:这份强加的责任或许正是突破舒适区的契机。就像春天里被风吹到陌生土地的花种,虽然落地时身不由己,但只要努力扎根,照样能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