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ēi qī pí dēng lóng
成语解释: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阑驾上书》:“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乃歌曰: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黑漆皮燈籠
英文翻译:Black Patent lantern
黑: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脸都晒黑了。2.黑暗:天黑了。屋子里很黑。3.夜晚;黑夜:摸黑儿。起早贪黑。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黑市。黑话。黑户。黑社会。5.坏;狠毒:黑心肠。这种人心太黑。6.姓。
漆:1.黏液状涂料的统称。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坚韧的薄膜,有保护和装饰作用。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类。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漆成红色的。3.姓。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灯: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灯。电灯。红绿灯。探照灯。太阳灯。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灯。本生灯。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灯收音机。4.(Dēng)姓。
笼:[lóng]1.笼子:竹笼。兔笼。鸡从笼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笼。3.蒸笼:小笼包子。馒头刚上笼。4.把手放在袖筒里:笼着手。[lǒng]笼子(lǒng·zi):箱笼。
“黑漆皮灯笼”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它的意思其实很有趣。简单来说,它形容“表面看似普通,内在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问题”。比如有人表面上老实本分,背地里却偷偷搞小动作,这时候就可以说:“他平时装得像个黑漆皮灯笼,没想到私下里这么多心眼。”
核心问题:为什么用“灯笼”来比喻?灯笼本应照亮周围,但涂上黑漆后反而掩盖了光亮。这种反差恰好用来形容“表里不一”的现象,既保留了原本功能的隐喻,又突出了矛盾感。
举个例子:职场中某个同事总说自己“能力有限”,结果每次任务都能超额完成。这时候老板可能会调侃:“你这黑漆皮灯笼装得挺像,原来是个隐藏的高手!”这种用法既点破伪装,又带着善意的幽默。
个人观点:成语的现代生命力我发现这类传统比喻在互联网时代有了新场景。比如网红直播间里光鲜亮丽的产品,收到实物却质量堪忧,网友评论“这简直是黑漆皮灯笼式营销”,既形象又接地气。成语的适应性远比我们想象的强。
再比如朋友间开玩笑:“你这手机壳破成这样还舍不得换,真成黑漆皮灯笼了!”既调侃对方节俭,又暗示外壳下的手机可能性能依旧强劲。通过反向使用,反而拓展了成语的表达空间。
生活中学会识别“黑漆皮灯笼”很重要。就像挑选水果不能只看表皮光泽,与人打交道也不能轻信表面印象。但换个角度看,适当保留神秘感也未尝不可——毕竟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些时刻,选择成为他人眼中的黑漆皮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