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成语解释: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成语出处:《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
繁体字形:黜陟幽明
英文翻译:dismiss muddle-headed officials and appoint enlightened ones
黜:降职;罢免;废除:黜退。罢黜。
陟:登高;上升:陟彼高岗。
幽:1.僻静;深远;昏暗:幽静。幽谷。2.隐蔽的;不公开的:幽居。3.沉静;深微:幽思。4.囚禁:幽禁。5.迷信指阴间:幽冥。6.幽州,古地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哎哟,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成语——“黜陟幽明”。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但说白了就是“淘汰差的、提拔好的”,对吧?比如最近我们公司搞绩效改革,老板在会上就说:“这次调整要黜陟幽明,能者上,庸者下。”你看,这词儿用在这儿是不是特别贴切?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和“赏罚分明”有啥区别呢?嘿嘿,问得好!黜陟幽明更偏向组织管理层面的升降动作,而赏罚分明侧重日常行为的激励与约束。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班级里老师让班长竞选,淘汰捣蛋鬼、推举靠谱同学,这就是黜陟幽明;但给按时交作业的同学发小红花,就是赏罚分明啦。
其实这成语在现代职场特别实用。我前阵子参加行业交流会,有个HR总监分享道:“现在年轻人跳槽频繁,关键要建立黜陟幽明的晋升通道,让员工看得到希望。”要我说啊,这道理放哪儿都适用——不管是团队管理还是个人发展,及时识别优劣并做出调整,才能保持活力嘛。
不过有小伙伴可能会嘀咕:要是判断失误怎么办?这事儿确实得讲究方法。拿我们小区业委会选举来说,去年就搞了个“试用期考核”,先让候选人参与三个月实际工作,再投票决定去留。你看,这不就把黜陟幽明和实际观察结合起来了?所以说啊,关键还得有透明机制打底。
最后唠叨一句个人见解:甭管是古代官员考核还是现代人才选拔,黜陟幽明本质上都是动态优化的过程。就像手机系统要定期更新一样,及时清理卡顿程序、升级核心功能,整个系统才能跑得更顺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