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ǔ jiǎo qí míng
成语解释: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情景
繁体字形:皷角齊鳴
英文翻译:beat the drums and blare the trumpets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鼓角齐鸣”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历史剧里两军对阵时,导演常会用鼓声和号角声交织的画面,配上士兵们整齐的呐喊,这时候旁白说“战场上鼓角齐鸣,杀声震天”,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战事的紧张激烈。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只能用在打仗场景吗?”当然不是!公司年度庆功宴上,主持人说“项目攻坚期办公室鼓角齐鸣,键盘声和讨论声从早响到晚”,既保留了原意的热闹感,又巧妙转化到现代职场,反而让老成语焕发新活力。
记得去年参观科技展会,无人机编队表演时,解说员用“夜空中的灯光如同数字时代的鼓角齐鸣”来形容科技创新的蓬勃势头。这种跨时代的比喻让我突然意识到,传统文化元素完全能融入现代叙事,关键看我们怎么找到共通的情感连接点。
有读者疑惑:“用这么文绉绉的成语会不会显得刻意?”其实接地气的用法更打动人。上周小区拔河比赛,王大爷拿着喇叭喊:“两边拉拉队鼓角齐鸣,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水浒传》!”现场顿时笑成一片。你看,生活化的幽默表达反而让成语变得亲切有趣。
个人觉得成语就像文化基因,既要保留原味又要适应新环境。下次写工作报告时,试试用“部门间鼓角齐鸣的协作状态”替代千篇一律的“通力合作”,说不定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重要的是根据场合调整表达方式,让老词新用产生意料之外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