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ǔ yá què jiǎo
成语解释: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成语出处:《诗经 召南 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鼠牙雀角
英文翻译:litigation over trifles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雀:[què]鸟类的一科。体形较小,喙圆锥状。有的善鸣叫。泛指小鸟。也特指麻雀。[qiǎo]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鼠牙雀角”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其实它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比如公司里两个同事因为打印机卡纸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旁边人摇头叹气:“这点鼠牙雀角的事,何必闹成这样?”这里既点出了事情的微不足道,又暗含“小事可能引发大矛盾”的警示。
等等,这个成语到底是夸人细心还是批评斤斤计较?关键在于使用场景。比如考古学家用显微镜观察青铜器上的花纹,同行赞叹道:“鼠牙雀角的考据精神,正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关键。”此时成语就从贬义转为褒义,赞美对细节的执着。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代人常把这个成语和“雕虫小技”混用。其实《诗经》原文里,“鼠牙雀角”特指民间诉讼的琐碎缘由,像田界划分、家禽走失这类“鸡毛蒜皮”。古人用动物特征比喻人间纠纷,既生动又带着点无奈的自嘲。
个人认为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成语释义也会随时代改变。现在年轻人用“鼠牙雀角”形容手账达人的贴纸排版,或是游戏玩家的装备微调,只要沟通有效,未尝不是种语言创新。就像手机支付改变了钱包的定义,词语的边界也该保有弹性。
下次遇到用错成语的情况,不妨先当个文化侦探。同事抱怨“这个鼠牙雀角的报表格式”,可能他真正想说的是格式要求过于繁琐。这时候既能顺着话头讨论工作效率,又能找机会科普成语典故,岂不比直接纠正更有意思?语言的生命力,正是在这种互动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