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xīn tóng lì
成语解释:见“齐心协力”。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共同努力
繁体字形:齊心同力
英文翻译:make concerted efforts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齐心同力,字面意思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这种状态在生活中常见吗?举个例子:公司团队赶项目时,有人负责设计、有人写代码、有人做测试,如果每个人只顾自己那摊活儿,结果可能漏洞百出;但若是定期沟通需求、互相补位,项目上线速度反而能快三倍。
为什么齐心同力这么管用?不妨看看蚂蚁搬食物的场景。单只蚂蚁拖不动面包屑时,会释放信息素召唤同伴,很快十几只蚂蚁就会摆出“运输阵型”——有的推、有的拉、还有的负责探路。这种自发协作的智慧,本质上就是个体目标与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真的需要齐心同力吗?去年我们小区改造停车位,物业、业委会和施工方各执己见,导致方案三个月没进展。后来三方代表坐在会议室里,把需求清单和预算表摊开比对,发现只要调整绿化带位置就能满足各方诉求。这件事让我意识到,齐心同力不是强行统一思想,而是找到共同利益的交叉点。
个人认为,当代社会更需要“动态齐心”。就像龙舟比赛中,鼓手、舵手、划桨手各有节奏,但通过不断调整动作频率,最终形成整齐的破浪之势。工作中也是如此,团队成员可能在专业领域、工作习惯上存在差异,但只要大方向一致,阶段性目标清晰,就能激发出1+1>2的效果。
齐心同力的真正魅力,或许在于它创造的集体获得感。去年参加马拉松公益跑时,原本互不相识的跑友们自发组成方阵,有人带节奏喊口号,有人帮体力不支的同伴拿补给。冲过终点线时,所有人击掌欢呼的瞬间,那种由协作带来的成就感,远比个人成绩更让人难忘。
当我们在讨论团队协作时,本质上是在探索人类社会的生存智慧。从远古部落围猎猛犸象,到现代航天工程的百万零件精密配合,齐心同力始终是突破困境、创造奇迹的关键杠杆。下次遇到需要协作的场合,不妨先问问:我们共同想要抵达的远方,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