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méi jǔ àn
成语解释:同“举案齐眉”。
成语出处: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齊眉舉案
英文翻译:a married couple love and respect each other for life
齐:[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斋”。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眉:1.眉毛:浓眉。眉开眼笑。2.指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眉批。3.姓。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案: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盘:举案齐眉。2.长条的桌子:书案。3.架起来用作台面的长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惨案。破案。5.公务中的书面材料:有案可查。6.书面的计划、建议或决定:草案。决议案。7.同“按”。
“齐眉举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核心其实很简单:用行动表达尊重。比如古代夫妻吃饭时,妻子把饭菜托盘举到眉毛高度递给丈夫,表示平等与体贴。这种场景放到今天,可以理解为“主动给对方递一杯温水”或者“开会时认真听完同事发言”——细节中的关怀才是关键。
有人会问:“现在谁还搞这些老掉牙的礼节?”其实重点不在动作本身。比如同事A每次做PPT都会主动帮B检查数据,而B遇到技术问题也会第一时间请教A。这种互相补台的默契,不就是现代版的“齐眉举案”吗?核心在于打破“各扫门前雪”的心态。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互动模式可以突破亲密关系的范畴。去年公司组织团建,新来的实习生默默帮大家调整投影仪角度,主管注意到后,第二天早餐时特意给他带了杯热豆浆。这种跨越职级的细节互动,反而比制度化的“团队建设”更能拉近距离。
有人担心过度礼貌会显得生分,但观察地铁里主动让座的年轻人,或是超市收银员双手递零钱给老人的动作,你会发现真诚的尊重永远不过时。去年社区组织垃圾分类,王阿姨每次接过志愿者的宣传单都会说声“辛苦”,结果她这栋楼的分类准确率比其他楼高出30%——尊重的力量会传递。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珍贵的启示是:关系质量往往取决于日常的“微动作”。上个月朋友家装修,她先生每天下班绕路买她最爱吃的栗子蛋糕,而她会在丈夫熬夜加班时悄悄调暗客厅灯光。这些比情人节玫瑰更动人的细节,正是“齐眉举案”的现代诠释。
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成语想象成“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当快递小哥顶着烈日送来包裹时,一句“喝瓶冰水再走吧”带来的温度,可能比程式化的五星好评更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互动,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