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 yán zì shǒu
成语解释:比喻坚持过清贫淡泊的生活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韲鹽自守
英文翻译:insist on living a life of poor and indifferent
齑:1.捣碎的姜、蒜或韭菜的细末。2.细;碎:齑粉。
盐:1.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硝酸钠(NaNO3)、硫酸铵[(NH4)2SO4]等。2.食盐的通称。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齑盐自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齑”是咸菜,“盐”是调味品,字面意思就是每天靠咸菜和盐过日子,形容人生活节俭、安于清贫。那它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小李虽然收入不高,但从不羡慕同事买名牌包,反而觉得粗茶淡饭的日子更踏实,朋友都说他这是“齑盐自守”。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为什么要提倡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其实成语的核心不在“吃苦”,而在“守住本心”。比如疫情期间,很多创业者即使公司亏损,依然坚持不裁员、不降质量,这种在困境中保持原则的态度,不正是“齑盐自守”的现代版吗?
再换个场景看:王奶奶退休金足够请保姆,但她每天坚持自己买菜做饭,把省下的钱捐给山区孩子。她说:“钱花在自己身上是享受,花在需要的人身上是修行。”这种主动选择的朴素,让“齑盐自守”不再是迫不得已,而成为了一种精神境界。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节俭和抠门有什么区别?关键看动机。比如同事聚餐AA制,小张每次精确计算到分毫却从不请客,这是抠门;而老陈平时穿补丁衬衫,却默默资助三个贫困生读书,这才是“齑盐自守”。前者是算计,后者是取舍。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暗示着“另一种富足”。就像古人说的“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当一个人不被物质欲望绑架,反而能更专注地追求真正重要的事。比如程序员小王拒绝高薪跳槽,只为有时间开发公益软件,他的选择或许会被某些人嘲笑,但时间终将证明这种坚守的价值。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那些真正践行“齑盐自守”的人,往往活得特别轻盈。他们不需要通过消费证明自己,面对诱惑时像竹子一样“中通外直”,这种生命状态在焦虑的现代社会中,反而成了稀缺的财富。下次当你为买不买最新款手机纠结时,或许可以想想:这个选择,是在喂养欲望,还是在滋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