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lì zhì]
注音 ㄌㄧˋ ㄓˋ
是否常用

吏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吏治lì zhì

    基本解释

    吏治 lìzhì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澄清吏治

    辞典解释

    吏治  lì zhì   ㄌㄧˋ ㄓˋ  

    官吏治事的成绩。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英语 style of governing (of minor official)​, achievement in office

网络解释

  1. 吏治

    吏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zhì。是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史记·酷吏列传序》、《汉书.卷八.宣帝纪》等书均有相关记载。

吏治的单字解释

  • 1.旧时没有品级的小公务人员:胥吏。2.旧时泛指官吏:大吏。酷吏。3.姓。
  • 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吏治】的常见问题

  1. 1. 他对贪官的痛恨是无庸置疑的,他整顿吏治的决心也是无庸置疑的.

  2. 2. 主要表现在统一适用的法典被废除,吏治腐败,冤狱迭兴,野蛮残酷的刑罚复活。

  3. 3. 明代州县处于官僚和社会矛盾夹击的两难境地,是吏治腐败的滋生温床.

  4. 4. 他们认为吏治是现代社会最风靡的政体.

  5. 5. 公案剧表现作者的吏治思想.宗教剧则起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6. 6.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7. 7. 吏治腐败,文官弄权,武官畏死,上至朝廷下至小吏皆以私贪国帑为常,随兵饷亦不能免。

  8. 8. 再加上吏治的腐败,为求奢淫贩官鬻爵,才使这百姓苦不堪言。

  9. 9. 仰见圣明虚怀集益,洞悉吏治利弊,知人善任,不拘定格,不主故常。

  10. 10. 吏治毁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贪污,二是与劣绅勾结而受贿,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