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jiāo sì qī
成语解释: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关系极为密切
繁体字形:如膠佀漆
英文翻译:love each other dearly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胶: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2.用胶粘:胶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胶上。不可胶于成规。3.像胶一样黏的:胶泥。4.指橡胶:胶皮。胶鞋。胶布。5.姓。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漆:1.黏液状涂料的统称。涂在物体表面,干燥后形成坚韧的薄膜,有保护和装饰作用。分为天然漆和人造漆两类。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门漆成红色的。3.姓。
“如胶似漆”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别急,咱们先拆开来看。“胶”和“漆”都是粘性极强的东西,用来比喻两个人亲密得仿佛被强力胶黏在一起。比如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描述:“新婚的小两口每天手拉手出门买菜,连挑根黄瓜都要商量半天,真叫一个如胶似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难道只有夫妻才能用这个词吗?”当然不是!隔壁张大爷和李奶奶结婚四十年了,每天清晨还一起打太极,傍晚搀扶着散步,街坊们都说这老两口比年轻人还如胶似漆。这说明只要感情深厚,年龄和身份都不是限制。
不过要注意,任何亲密关系都需要适度。就像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和小陈,上班讨论方案,午休分享零食,下班还要约着吃火锅,结果有天因为工作分歧闹别扭,整整三天互相不搭理——这提醒我们,再亲密的关系也要给彼此留点呼吸空间。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个词是不是只能形容人?”其实不然。你见过那些配合默契的乐队吗?主唱的嗓音和吉他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完美融合,这种艺术上的契合也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爱用“锁死”“CP感”这些网络用语,但仔细想想,“如胶似漆”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不正是最生动的情感表达吗?它像面镜子,既照见古人相濡以沫的温情,也映出当代人渴望深度连接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