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ér
  • l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míng ér lái

成语解释:指仰慕名声而来

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纷纷慕名而来,西安更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慕名而來

英文翻译:be attracted to a place by its reputation as a scenic spot

慕名而来的意思

慕:1.钦佩;羡慕:慕名。仰慕。2.依恋;思恋:爱慕。思慕。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成语评论

慕名而来”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冲着某人的名声特意前来”。比如朋友推荐了一家藏在巷子里的面馆,你专门坐地铁跨了三个区去尝鲜,这就叫“慕名而来”。但问题来了:名声真的能完全代表实际价值吗?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某古镇突然被短视频带火,游客们揣着“千年文化遗址”的期待蜂拥而至,结果发现商业化严重,连卖义乌小商品的摊贩都操着东北口音。这种“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的现象,恰恰揭示了名声和现实可能存在的落差。

为什么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名声?心理学有个概念叫“社会认同”——当多数人说某事物好时,我们会下意识认为它值得尝试。就像网红餐厅门口的长队,排队本身就成了吸引更多人排队的活广告。但个人观察发现,这种盲目跟随容易陷入“剧场效应”:前排观众站起来看戏,逼得后排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踮着脚受累。

其实“慕名而来”本身没有错,关键是要保持清醒判断。去年我特意去某获奖书店打卡,结果发现书架间挤满拍照的年轻人,真正读书的反倒无处落脚。这让我思考:当名声成为营销工具时,我们追逐的到底是实质价值,还是虚幻的符号?或许可以学学老茶客的做法——听说哪家茶馆好,先点最普通的茶试试功底,再决定要不要尝试招牌特调。

换个角度看,“慕名而来”也在推动品质升级。老家有家三十年的烧饼铺,第三代传人用直播展示老面发酵过程,既留住了老街坊,又吸引了新顾客。这种用实力支撑名声的例子说明,真正的口碑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才是珍珠。

下次准备“慕名而去”某个地方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究竟是被故事打动,还是被实质吸引?带着这份清醒,或许能少踩些坑,多遇见真惊喜。毕竟生活不是打卡清单,适合自己的体验才是最好的选择。

慕名而来的造句

  1. 造句 听说这里的泉水清凉甘醇,很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2. 造句 展览办得很好,许多人慕名而来。展厅里人们挨肩擦膀,熙来攘往。
  3. 造句 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
  4. 造句 他卖的羊肉汤鲜美可口,远近皆知,许多客人都慕名而来.
  5. 造句 因此,京城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步瀛斋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
  6. 造句 就连许多外商也都慕名而来,吃后赞不绝口.
  7. 造句 我千山万水慕名而来,只为这一场随遇而安的爱。长着翅膀的大灰狼 
  8. 造句 王室贵胄,文人骚客,名流显要,无不慕名而来,体验瀑布的惊心动魄,领悟瀑布的无上妙谛.
  9. 造句 该店眼镜,验光准、磨制精,众多顾客慕名而来.
  10. 造句 肥猪厨神精通厨艺,在草地上举行烧烤大会,招待慕名而来的动物客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