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ěng fù dà xiào
成语解释: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笑声
繁体字形:捧腹大笑
英文翻译:uproarious
捧:1.用双手托:捧着花生米。双手捧住孩子的脸。2.用于能捧的东西:一捧枣儿。捧了两捧米。3.奉承人或代人吹嘘:捧场。你别再捧我了。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说到“捧腹大笑”,很多人会联想到人笑得直不起腰来的画面。但你知道这个成语具体该怎么用吗?举个例子:老张讲了个关于鹦鹉学方言的段子,全场同事听得捧腹大笑,连茶杯都差点打翻。这里既描述了笑声的感染力,又用具体场景让成语活了起来。
为什么“捧腹大笑”特别有画面感?其实这个动作本身就很夸张——双手抱着肚子,身体前倾,这种肢体语言天然带着喜剧效果。就像我们看到朋友模仿企鹅走路时,总会不由自主跟着笑出声。
另一个高频出现的成语是“笑掉大牙”。上周社区晚会,李阿姨扮演的孙悟空翻跟斗时假发飞了出去,台下观众纷纷表示“这表演真要让人笑掉大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说法略带夸张成分,更适合用在非正式场合。要是用在正式报告里说“这个方案令人笑掉大牙”,可就变成讽刺了。
现代人还爱用这些老成语吗?观察发现,年轻人在社交媒体更倾向用“笑不活了”“笑到打鸣”这类新词。但有意思的是,在描写具体场景时,“前仰后合”这种传统说法反而更传神。比如直播带货时,主播突然被自家猫主子抢镜,观众们看着猫爪按暂停键的样子,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个人觉得,成语就像语言里的调味料。用“哄堂大笑”形容全班同学被老师口误逗乐的场景,比单纯说“大家笑得很厉害”更有味道。上周在公园看到个场景:大爷下象棋时用象走田字却吃了对方的车,围观群众顿时哄堂大笑,这个画面用短视频拍可能获赞百万,但用文字描述时,四字成语就是最精准的镜头。
最后要提醒,使用这类成语要注意场合分寸。形容朋友聚会可以说“笑得人仰马翻”,但职场汇报改用“引发热烈反响”更合适。语言就像衣服,得体比华丽更重要。下次遇到特别逗乐的事,不妨试试用这些成语来记录,既生动又有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