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ěng
  • x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ěng fù dà xiào

成语解释: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指笑声

繁体字形:捧腹大笑

英文翻译:uproarious

捧腹大笑的意思

捧:1.用双手托:捧着花生米。双手捧住孩子的脸。2.用于能捧的东西:一捧枣儿。捧了两捧米。3.奉承人或代人吹嘘:捧场。你别再捧我了。

腹: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笑: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微笑。眉开眼笑。哈哈大笑。2.讥笑:耻笑。见笑。笑他不懂事。3.姓。

成语评论

说到“捧腹大笑”,很多人会联想到人笑得直不起腰来的画面。但你知道这个成语具体该怎么用吗?举个例子:老张讲了个关于鹦鹉学方言的段子,全场同事听得捧腹大笑,连茶杯都差点打翻。这里既描述了笑声的感染力,又用具体场景让成语活了起来。

为什么“捧腹大笑”特别有画面感?其实这个动作本身就很夸张——双手抱着肚子,身体前倾,这种肢体语言天然带着喜剧效果。就像我们看到朋友模仿企鹅走路时,总会不由自主跟着笑出声。

另一个高频出现的成语是“笑掉大牙”。上周社区晚会,李阿姨扮演的孙悟空翻跟斗时假发飞了出去,台下观众纷纷表示“这表演真要让人笑掉大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说法略带夸张成分,更适合用在非正式场合。要是用在正式报告里说“这个方案令人笑掉大牙”,可就变成讽刺了。

现代人还爱用这些老成语吗?观察发现,年轻人在社交媒体更倾向用“笑不活了”“笑到打鸣”这类新词。但有意思的是,在描写具体场景时,“前仰后合”这种传统说法反而更传神。比如直播带货时,主播突然被自家猫主子抢镜,观众们看着猫爪按暂停键的样子,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个人觉得,成语就像语言里的调味料。用“哄堂大笑”形容全班同学被老师口误逗乐的场景,比单纯说“大家笑得很厉害”更有味道。上周在公园看到个场景:大爷下象棋时用象走田字却吃了对方的车,围观群众顿时哄堂大笑,这个画面用短视频拍可能获赞百万,但用文字描述时,四字成语就是最精准的镜头。

最后要提醒,使用这类成语要注意场合分寸。形容朋友聚会可以说“笑得人仰马翻”,但职场汇报改用“引发热烈反响”更合适。语言就像衣服,得体比华丽更重要。下次遇到特别逗乐的事,不妨试试用这些成语来记录,既生动又有文化味儿。

捧腹大笑的造句

  1. 造句 殿内金碧辉煌,金身大肚弥勒佛正在捧腹大笑,两边四大天王身躯魁伟,栩栩如生。
  2. 造句 他那滑稽的表演让我们捧腹大笑。
  3. 造句 这个小品演得有声有色,让人捧腹大笑。
  4. 造句 这一老一少合说的相声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
  5. 造句 故事还未讲完,大家早已捧腹大笑起来。
  6. 造句 对联属对工巧妙,妙趣无穷,雅俗共赏,不仅能令人捧腹大笑,而且还引人开怀畅饮。
  7. 造句 书中精彩的故事,有时让我捧腹大笑,有时让我号啕大哭,有时让我义愤填膺,有时让我拍手称快。
  8. 造句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精彩表演令台下的观众捧腹大笑,有的笑出了眼泪,有的笑弯了腰。
  9. 造句 我看搞笑电视时总是捧腹大笑。
  10. 造句 当全班为班长管理不当而捧腹大笑时,班长平静地说:"笑吧,呵呵呵,我也觉得很好笑,好笑吧。"全班停场不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