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méi
  • zh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méi zhèng qǔ

成语解释: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成语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抢亲》:“我当初嫁你,也是明媒正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正式婚姻

繁体字形:明媒正娶

英文翻译:marry into sb . 's house in an open , correct manner

明媒正娶的意思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媒:1.媒介:虫媒。传媒。2.说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跟“嫁”相对):嫁娶。娶妻。娶媳妇儿。

成语评论

明媒正娶”这个词,乍一听像是从古装剧里蹦出来的台词,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小张和女友恋爱长跑五年后,决定按照双方家乡的传统习俗办婚礼,请媒人牵线、三书六礼一样不落。亲戚们都说:“这才是明媒正娶的规矩!”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都2023年了,为什么还有人执着于这些老传统?

答案藏在“仪式感”三个字里。比如公司里新项目启动时,老板特意召开全员大会、签责任书、请第三方公证,有同事私下吐槽:“搞这么正式,跟明媒正娶似的!”这种看似繁琐的流程,其实是在用看得见的方式强调重要性。就像古人用八抬大轿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向社会宣告“这段关系被郑重承认”。

有人可能要质疑:自由恋爱都普及多少年了,强调明媒正娶是不是过时了?举个反例:网红夫妻小王和小李闪婚后三个月就闹离婚,网友翻出他们当初只在朋友圈发过张合照就算官宣。这时候大家反而会说:“要是当初明媒正娶办个仪式,说不定会更慎重。”你看,传统形式在现代社会转化成了对责任感的具象化表达。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生活节奏快的城市青年,越容易对传统婚俗产生新理解。上周参加朋友的“汉服领证跟拍”,他们既去民政局拿了结婚证,又特意穿了婚服行沃盥礼。新娘说得好:“老祖宗的明媒正娶讲究光明正大,我们现在既要法律承认,也要文化认同。”这种新旧融合,或许才是传统成语真正的生命力。

下次听到“明媒正娶”别急着觉得老套。它提醒我们:有些事值得用更庄重的方式对待。就像现在年轻人签租房合同都要录像存证,和古人立婚书本质上都是同个道理——重要的承诺,就该摆在太阳底下让所有人看见。这种跨越时空的智慧,或许正是成语能流传千年的秘密。

明媒正娶的造句

  1. 造句 她俩结婚,没用老传统那种明媒正娶的方式。
  2. 造句 他俩结婚,没用老传统那种明媒正娶的方式。
  3. 造句 宁:我真正希望的,是明媒正娶洞房花烛,是倾心相许一生不离,我有一万种办法得到你的人,但我宁愿用第一万零一种办法,来得到你的心。”。天下归元 
  4. 造句 除了“明媒正娶”和“强娶”外,只要看上眼,朱元璋还会强占女人和**。
  5. 造句 怎么会没有关系?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才不是什么侧室呢!
  6. 造句 年轻举子拍胸脯向她保证,自己一中举就明媒正娶,让自己的女儿温婉嫁给他为妻。
  7. 造句 等再把月娥仙子明媒正娶了过来后,那他王峰可就是真的逍遥三界,彻底嗨皮翻天了。
  8. 造句 这院子里就你我二人,谁来看?再说,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娘子,夫妻在自家屋内亲热一下,有何不可。
  9. 造句 没事,她明媒正娶是嫡妻,郎君体贴又和气,日子还算不错滴!可没想到,她明明三书六礼嫁过门。
  10. 造句 抢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男女双方早有爱情基础,但因贫穷,送不起礼钱,不能明媒正娶;或因为女方家中不同意,另许人家。

"明媒正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