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ān
  • cái
  • r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ān cái ráng zǐ

成语解释:指快死的老年人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谁问你去年的事儿?这个老棺材瓤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棺材瓤子

英文翻译:Coffin pulp

棺材瓤子的意思

棺: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一般用木材制成。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瓤:1.瓜、柑橘等内部包着种子的部分:西瓜瓤儿。橘子瓤儿。2.某些东西皮或壳里包着的部分:秫秸瓤。3.方言,不好,软弱:赶车的技术不瓤。病后身体瓤。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棺材瓠子”这个成语,字面上看有点吓人,但实际用起来却挺有意思。比如有人开玩笑说:“老张整天念叨养生,结果烟酒不停,活脱脱一个棺材瓠子!”这里的“棺材瓠子”不是说人快死了,而是调侃对方嘴上怕死,行为却背道而驰。

为什么用“棺材瓠子”形容人?其实这个词的核心是“矛盾感”。就像瓠子(葫芦)外表光滑,内部却是空的,成语用它比喻人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的滑稽状态。比如邻居大妈天天喊着省钱,却网购成瘾,儿子吐槽:“妈,您这省钱省成‘棺材瓠子’了!”——话虽夸张,但精准戳中了言行不一的问题。

用这个成语会冒犯人吗?关键看语境!熟人之间带点幽默的调侃无伤大雅,比如朋友减肥失败时打趣:“再这样吃下去真要变棺材瓠子了。”但若是面对长辈或正式场合,这个词就容易显得刻薄。就像辣椒能提味,放多了却烧嗓子,语言的分寸感很重要。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用“棺材瓠子”时,往往弱化了原词中的生死隐喻,更聚焦于“自我矛盾”的喜剧效果。这其实反映了语言演变的弹性——老词汇被赋予新内涵,反而让表达更鲜活。下次遇到心口不一的朋友,不妨试试这个带点古风的调侃,说不定能让对话瞬间生动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语言就像镜子,照出的是说话者的智慧。用“棺材瓠子”这类略带尖锐的成语时,不妨学学中医的“君臣佐使”——加点自嘲当药引,比如先说自己是“熬夜瓠子”,再调侃对方,这样既有趣又不伤人。毕竟幽默的最高境界,是让听的人都笑着点头,而不是尴尬地摸鼻子。

棺材瓤子的造句

  1. 造句 他就是个棺材瓤子,总是病怏怏的.
  2. 造句 这个“化学脑袋”和那个“棺材瓤子”一样,使我不由得叫绝.
  3. 造句 这棺材瓤子是夜游神,神魂夜游一日千里,咱们骑马是跑不过的。
  4. 造句 三位皇子不言而名的盘算着,夏皇如今已是棺材瓤子,将死之人,看似朱颜鹤发,都明知是老皇撑着,已是风烛残年,将死之人了。
  5. 造句 他不过是一个棺材瓤子!在我们厂帅魏大人面前,嘿嘿,不说了,反正你记着一条,他们东林党人的尾巴长不了了!
  6. 造句 还斗不过这个老棺材瓤子,云啸十分慷慨的将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刘骜。
  7. 造句 瓤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活种掉的人,被放到了棺材头就叫棺材瓤子;第二种就是一直放在棺材头,尸体基本上没腐烂,跟活人差不多也叫瓤子。
  8. 造句 以为你是个好人,谁知也是老狐狸,要我做菜,撑死你个老棺材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