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guān
  • cái
  • luò
  •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uò lèi

成语解释: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分句;形容不到绝境不死心

繁体字形:不見棺材不落涙

英文翻译:No coffin, no tears

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棺:棺材。装殓尸体的器具,一般用木材制成。

材:1.木料:木材。树木已经成材。2.原材料;资料:钢材。教材。3.人的资质能力:因材施教。4.从资质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某种人:人材。蠢材。5.棺材:一口材。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成语评论

哎哟喂,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个成语。你说这俗话咋就这么扎心呢?说白了就是有些人非得碰了南墙才肯回头,对吧?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小明天天熬夜打游戏,你瞅瞅他那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了!同事提醒他注意身体,他倒好,摆摆手说“没事儿我年轻扛得住”。结果嘞?某天直接晕倒在工位上送急诊。这时候他才抱着保温杯说:“我以后一定早睡早起!”这不就是活脱脱的见了棺材才掉泪嘛!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为啥非得等出事了才后悔呢?”好问题!这其实啊,是咱们大脑的“侥幸心理”在作怪。就像我二舅开车总不系安全带,总说“出事概率比中彩票还低”,结果有次追尾脑门磕方向盘上——现在他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咔嗒”那声安全带响。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后知后觉”也不全是坏事。你看历史上多少重大发明,不都是碰了钉子才找到新出路?就像爱迪生搞灯泡,失败了上千次才成功。但咱普通人过日子可耗不起这么多试错成本啊!依我看呐,聪明人得学会从别人的棺材里提前落泪。

举个反例更有意思。我闺蜜小美就是个明白人,听说同事体检查出血糖高,立马给自己办了健身卡。用她的话说:“我可不想等糖尿病找上门才哭唧唧!”您瞧瞧,这 proactive(主动出击)的态度多值得点赞!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生活中很多事就像烧开水,等到咕嘟咕嘟冒泡才关火,锅底早就结焦了。咱们呐,得学会在水刚开始温乎的时候就调整火候。别总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有时候桥头可能压根没船坞!

总之嘞,老祖宗这话虽然说得狠,但确实是话糙理不糙。咱现代人更要学会在见棺材之前就擦亮眼睛,毕竟眼泪这玩意儿,还是留给感动时刻更划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造句

  1. 造句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2. 造句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去世心。
  3. 造句 你不要不见棺材不落泪,社会是残酷的。
  4. 造句 咱们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落泪。
  5. 造句 唉!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6. 造句 看来你小子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7. 造句 于是,这几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货,又集体开始了第二轮火力攻击,朝那扇门的表面密植子弹,绽放火花。
  8. 造句 红枫真够意思,直到最后才找我吗,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9. 造句 林大人,看来此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我们只要去他家中一察,是非曲折自然一目了然!
  10. 造句 周围人更是大声叫嚷说我们是不到黄河心不死,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