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z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ú s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獨樹一幟

英文翻译: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独树一帜的意思

独:1.一个:独子。独木桥。无独有偶。2.独自:独揽。独断专行。3.年老没有儿子的人:鳏寡孤独。4.唯独:大伙儿都齐了,独有他还没来。5.自私;容不得人:这个人真独,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6.姓。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帜:1.旗子:独树一帜。2.记号:标帜。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独树一帜”这个成语,大伙儿肯定不陌生。但你有没有想过,到底啥样的例子能把这词儿用出花来?咱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比如老王家开的包子铺,整条街都在卖猪肉大葱馅儿,他却搞出个“榴莲芝士包”,结果门口排队的人比网红奶茶店还多——这可不就是独树一帜的活教材嘛!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独树一帜非得搞奇葩操作吗?”嘿,您可别误会!隔壁张姐开的书店就是个反例。她把书架做成树洞造型,每周搞“盲选读书会”,用创意而不是噱头吸引顾客。说白了,独树一帜的核心在于找到差异点,而不是单纯追求标新立异

再来看看艺术圈的例子。画家小林专攻水墨画,但他偏要在传统山水里加入赛博朋克元素。刚开始被老前辈说是“瞎胡闹”,结果去年他的《机械禅意》系列在巴黎展出时,老外看得眼都直了。这事儿说明啥?独树一帜可能需要顶住压力,但时间会证明价值

不过话又说回来,独树一帜就没风险吗?去年有个创业团队做“会变温的智能筷子”,概念听着挺酷,结果量产时成本爆炸,最后黄了。所以啊,创新得踩着现实的地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要我说,现在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恰到好处的独特”。就像我表妹开的汉服体验馆,她不搞影楼风那套,反而设计出能日常穿着的改良款,配个帆布包就能逛街。这种既保留文化精髓又贴合现代生活的操作,才算把独树一帜玩明白了。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独树一帜可不是闭门造车。多观察生活里的痛点,像那个把外卖箱改成恒温书包的大学生,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让人眼前一亮。记住咯,真正的独特往往诞生在需求与创意的交叉口,这事儿值得咱们多琢磨琢磨。

独树一帜的造句

  1. 造句 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独树一帜。
  2. 造句 于是,珠江地产独树一帜地提出的"好生活在珠江"的口号,一针见血地表示出要将"客户服务进行到底"的企业发展理念。
  3. 造句 伦敦能成为金融中心,正因为其独树一帜的宽松监管制度,如今这些已是明日黄花。
  4. 造句 文章创作,必须独树一帜,别创风格,否则因循守旧,寄人篱下,终究难成大家。
  5. 造句 大家都称赞鲁迅先生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6. 造句 关于他的著作有太多的特点值得评说,例如,与他的独树一帜的批评方法相偕的自成一家的语言风格,就堪称新诗上一道奇崛的风景然而一篇小小的书评是不足以把这些特点全而覆盖的。
  7. 造句 在最通用的日用产品方面,它们也能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8. 造句 学术研讨会后,他的论文观点独树一帜,在同行中引起争鸣。
  9. 造句 程砚秋在京剧旦角中独树一帜,以“程腔”闻名于世。
  10. 造句 他爱好现代文学,尤其喜爱鲁迅杂文独树一帜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