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bù féng chén
成语解释:出生就没有碰上好时辰。形容时运不济或慨叹不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生不逢辰
英文翻译:it is unlucky to be born at such a time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逢:1.遇到;遇见:相逢。逢场作戏。千载难逢。每逢佳节倍思亲。2.姓。
辰:1.地支的第五位。见〖干支〗。2.日、月、星的统称:星辰。3.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时辰。4.时光;日子:良辰美景。诞辰。5.指辰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辰砂。6.姓。
“生不逢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咱们用大白话翻译就是:一个人出生在不太好的时代,或者遇到了不太合适的机会。比如有人明明很有才华,但偏偏生在行业衰退期,这种“时运不济”的憋屈感,用这四个字形容就特别贴切。
举个真实场景:小明刚读完人工智能博士,却遇上了科技公司裁员潮。他苦笑着说:“我这叫生不逢辰啊,要是早毕业五年,现在说不定都当上CTO了。”这种情况就像拿着最新款手机,结果发现周围都是老式充电接口——不是东西不好,是环境没对上。
有人会问:“这成语和‘怀才不遇’有啥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时代背景的错位,后者侧重个人能力未被发现。比如李白要是活在当代,可能成为现象级网红诗人,但在唐朝只能借酒消愁,这就是典型的生不逢辰。
我发现这个成语藏着个悖论:时代的好坏其实取决于视角。90年代下海经商的“弄潮儿”,放在计划经济时代可能就是“投机倒把”。就像现在被嫌弃的“土木工程专业”,二十年前可是香饽饽。所谓的“生不逢辰”,往往是我们用后视镜判断的结果。
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生不逢辰”的故事正在反转。去年还被说“内卷严重”的影视行业,今年AI技术就让特效成本直降60%。那些坚持下来的从业者突然发现,新技术反而成了破局关键。这提醒我们:时机的判断可能需要更长的观察周期。
下次觉得自己“生不逢辰”时,不妨试试“时空折叠法”:假设把五年前和五年后的自己同时拉到当下,三个不同时间维度的视角碰撞下,可能会发现当前时代独有的机会裂缝。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破局点,就像乱世出英雄,盛世产贤臣,关键在找到当下时空的解锁方式。
时代的车轮从不为谁停留,但换个角度看,每个时期都藏着专属的入场券。与其纠结是否生逢其时,不如专注打磨自己的“跨时代能力”——比如学习力、适应力、创新力,这些才是穿越任何时代的硬通货。毕竟,真正的黄金时代,往往是在做好准备的人眼中慢慢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