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语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捨生忘死
英文翻译:regardless of one's own safety
舍:[shè]1.房屋:宿舍。校舍。2.舍间:敝舍。寒舍。3.养家畜的圈:猪舍。牛舍。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侄。舍弟。5.姓。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shě]1.舍弃:四舍五入。舍近求远。2.施舍:舍粥。舍药。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忘:忘记:喝水不忘掘井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说到“舍生忘死”,许多人会联想到战场上的英雄或危急时刻的壮举。比如:“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完全顾不上自己的安危,真叫舍生忘死!”但这个词只能用在生死关头吗?其实不然。
有人问:“普通人生活中也能体现这种精神吗?”当然可以!一位医生连续工作20小时抢救病人,累到虚脱却坚持完成手术——这种对职责的坚守,本质上也是舍生忘死的延伸。虽然没到“生死抉择”的程度,但用健康甚至生命质量作代价的付出,同样值得敬佩。
有趣的是,舍生忘死的行为背后往往藏着强烈的情感驱动。比如母亲为救孩子徒手接住坠楼重物,那一刻她根本不会计算风险。心理学称之为“利他本能”,这种超越理性的冲动,反而最能体现人性的光辉。
有人质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极端奉献吗?”我的观点是,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核。快递小哥暴雨中护住包裹避免药品淋湿,程序员熬夜修复系统漏洞防止数据泄露——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只要带着守护他人利益的纯粹初心,就是当代版的舍生忘死。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越是危急时刻,越能看见这种精神的闪光。就像去年郑州暴雨时,陌生人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被困群众。这种自发的团结,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证明——舍生忘死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深植人心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