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ī péng jiǔ yǒu
成语解释:作诗饮酒的朋友。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
繁体字形:詩朋酒友
英文翻译:friend of wine and poetry
诗: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2.(Shī)姓。
朋:1.朋友:良朋。宾朋满座。2.结党:朋比为奸。3.伦比:硕大无朋。4.姓。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友:1.朋友:好友。战友。2.相好;亲近:友爱。友好。3.有友好关系的:友人。友邦。友军。4.姓。
什么是“诗朋酒友”?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以诗歌和酒为纽带的朋友。比如有人爱写打油诗,有人喜欢研究酿酒,大家凑一块儿边喝边聊,兴致来了当场吟两句,这种场景是不是挺有意思?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谁还搞这一套啊?其实这种关系换个形式依然存在。比如几个同事下班后组队打游戏,边玩边吐槽工作压力;或者几个宝妈在小区凉亭里边嗑瓜子边聊育儿经——本质上都是“诗朋酒友”的变体,核心在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举个具体例子: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老张,周末总带着自酿的米酒去找开书店的老王。老王捧着《全唐诗》摇头晃脑,老张对着电脑调试代码,两人看似各干各的,但老王读到“举杯邀明月”时,老张突然冒出一句:“这段代码就像李白的诗,看着杂乱其实自有章法。”你看,不同领域的人照样能碰撞出火花。
这种友谊有什么特别之处?关键在于不功利的纯粹性。现在很多人交朋友先看资源互换,但诗朋酒友之间更看重精神共鸣。就像小区里退休的赵老师说的:“我们这帮老家伙凑钱买散装白酒,比年轻人喝茅台开心多了——图的就是这份自在。”
个人觉得,这种交往模式特别适合压力大的现代人。不需要刻意维护关系,不用计较得失,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当你在KTV里吼完《孤勇者》,或许可以试试约朋友搞个“打油诗接龙大赛”,保准能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
最后留个思考题:你手机通讯录里有多少人能半夜两点接你电话聊人生?又有多少人愿意陪你蹲马路牙子啃烤串扯闲篇?或许这就是当代“诗朋酒友”的真正价值——在快餐时代保留一点慢生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