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óng jiàn yú gàn
成语解释:《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盘”,“九三,鸿渐于陆”。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世因以“鸿渐于干”指始入仕途。
成语出处:《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鴻漸于干
英文翻译:To do more
鸿:1.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3.指书信:来鸿。4.姓。
渐:[jiàn]1.副词。慢慢地;逐步地:渐入佳境。渐进。2.指苗头:防微杜渐。[jiān]1.浸:渐渍。渐染。2.流入:东渐于海。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鸿渐于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背后的道理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问:“这成语到底在说什么啊?”简单来说,它就像一只大雁从水边慢慢飞向高处,用来比喻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生活中很多事不都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小张刚入职时连基础的报表都做不好,但他坚持每天学一点新技能,三年后成了部门的技术骨干。这种“从菜鸟到专家”的蜕变,不正是“鸿渐于干”的生动体现吗?就像大雁不会突然冲到山顶,人的成长也需要一步步的积累。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慢慢来会不会被淘汰?”其实这个成语并不是反对效率,而是强调根基的重要性。比如一家初创公司,如果为了融资数据好看而过度营销,忽略产品打磨,往往走不远。反观那些稳扎稳打的企业,反而能在行业波动中站稳脚跟。
我总觉得,现代人容易陷入“速成焦虑”。像学外语时总想三个月达到母语水平,却忽略了语言需要浸泡式学习。这让我想起老家院子的竹子——前四年只长了几厘米,第五年却突然窜到十米高。原来它一直在默默扎根,这和“鸿渐于干”的智慧不谋而合。
再比如教育领域,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但过度填鸭式教学反而扼杀学习兴趣。如果像大雁飞行那样,根据孩子的认知阶段调整教育节奏,或许更能培养出真正热爱探索的人。知识的积累就像砌墙,每一块砖都要放稳了才能继续往上。
最后分享个有趣的观察:我常去的健身房有位七十岁的爷爷,每周三次雷打不动来练基础动作。他说:“年轻人都急着举铁上重量,我倒觉得能把徒手深蹲做标准更重要。”这种“不求快,但求稳”的态度,或许就是“鸿渐于干”在现代生活中的最佳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