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yì fèn tián yīng
成语解释: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成语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義憤填膺
英文翻译:be filled with righteous indignation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填:[tián]1.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填塞。填补。填充。填空(kòng)。义愤填膺。2.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填表。填词。3.形容声音巨大:填然。[zhèn]古同“镇”,使安定。
膺:1.胸:义愤填膺。2.接受;承受:荣膺战斗英雄称号。3.伐;打击:膺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