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èn gǔ wèi yǒu
成语解释: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成语出处: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补语;指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繁体字形:亙古未有
英文翻译:unprecedented
亘:(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横亘。绵亘。亘古。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未:1.副词。1.不:未便。未知可否。2.没;没有:未见此人。2.地支的第八位。3.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三点到十五点。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亘古未有”这个词,乍一听像是从古书里跳出来的老学究,其实它描述的是“自古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比如最近某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培育出人造心脏,这件事堪称医学史上的“亘古未有”。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技术突破吗?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夸张的词?其实关键在于,这种突破打破了人类对生命构造的传统认知,就像古人突然看到飞机上天一样震撼。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十年前谁能想到,普通人用手机就能和地球另一端的人视频通话?这种即时连接的便利,放在二十年前绝对是“亘古未有”的体验。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所谓“前所未有”的事物,往往在普及后变得稀松平常。就像现在没人会惊讶于电灯照明,但爱迪生发明灯泡时,那可是实打实的“亘古未有”。
有人可能会质疑:历史上那么多发明创造,难道每个都配得上这个词?这里藏着我的个人观察——真正的“亘古未有”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彻底改变人类行为模式,二是引发连锁社会反应。比如造纸术让知识传播成本断崖式下降,这种量级的影响才称得上“亘古未有”。而某些昙花一现的技术热点,可能只是历史长河里的几朵小浪花。
最近有个朋友问我:元宇宙概念算不算“亘古未有”?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它能否重构人类对“存在”的定义。如果未来真的实现意识上传或虚拟永生,那确实配得上这个词;但如果只是升级版社交软件,可能就略显夸张了。这种思考方式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判断事物是否“亘古未有”,本质上是在用当下的认知丈量未来的可能性。
最后说个冷知识:地球上每分钟有300小时视频被上传到网络。这种信息爆炸的规模,放在三十年前互联网刚普及时,绝对是“亘古未有”的奇观。但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反而容易对奇迹视而不见。或许每个时代的“亘古未有”,最终都会变成下个时代的习以为常,这大概就是文明进步的奇妙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