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è hú chéng wù
成语解释:见“刻鹄类鹜”。
成语出处:清·卷鑫《序》:“又或食古如鲠,刻鹄成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补语;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繁体字形:刻鵠成騖
英文翻译:try to carve a swan and at least you 'll get a duck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克”。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鹜:鸭子:趋之若鹜。
“刻鹄成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同事小张想模仿公司里一位优秀员工的汇报风格,结果用力过猛,反而把PPT做得花里胡哨,数据逻辑都乱了套。领导看完直摇头:“你这哪是学习榜样,简直是刻鹄成鹜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追求高标准反而容易翻车?其实问题出在“跳级成长”的心态。就像新手厨师非要照着米其林三星菜谱做菜,结果连煎蛋都没练熟,反而浪费了顶级食材。想要一步登天,常常会忽视基础的重要性。
我观察到生活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家长逼着孩子背微积分公式,却连九九乘法表都没记牢;网红餐厅照搬米其林摆盘,结果菜品味道一塌糊涂。这种“表面模仿”往往源于对目标的误解——把“形似”当成了“神似”。
那怎么避免刻鹄成鹜呢?有个小窍门是“拆分目标法”。就像学画画先练素描再学油画,工作中可以先模仿优秀案例的结构框架,再逐步填充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允许试错,比如此前我帮朋友设计民宿时,就先借鉴成熟案例的功能分区,再慢慢加入本地文化元素,反而做出了特色。
追求卓越本身值得鼓励,但需要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就像登山者不会直接从营地冲顶,而是设立多个营地逐步适应。当发现自己陷入刻鹄成鹜的困境时,不妨退后一步,检查是否在盲目追求“像”,而忘了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毕竟,真正有价值的成长,往往发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