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éng
  • shàng
  • l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è hú bù chéng shàng lèi wù

成语解释:刻:刻画;鹄:天鹅;鹜:鸭子。刻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比喻模仿失败,劝诫人不要好高骛远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刻鹄不成尚类鹜

英文翻译:To carve a swan is not to be a duck

刻鹄不成尚类鹜的意思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尚:1.副词。还:年纪尚幼。尚待进一步研究。2.尊崇;注重:崇尚。尚武。3.风尚:时尚。4.古又同“”。5.古又同“掌(zhǎng)”。古代主管官叫尚,如尚书、尚衣等。

类: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鹜:鸭子:趋之若鹜。

成语评论

刻鹄不成尚类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想雕刻天鹅没成功,但结果看起来像只鸭子”。换句话说,虽然目标没完全达成,但努力的过程中仍然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有人想画一幅完美的山水画,结果画得不够细腻,却意外发现自己的笔触很有个性——这不就是“刻鹄不成尚类鹜”的体现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在鼓励我们降低标准?”其实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行动本身的意义。比如新手学编程时写不出复杂的软件,但通过尝试掌握了基础语法;创业者没能做出爆款产品,却积累了行业经验。这些“不完美”的结果,恰恰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还藏着对现实的包容。现代人常被“完美主义”绑架,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考上名校,结果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换成“刻鹄不成尚类鹜”的思维,或许会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思维能力和抗压能力。毕竟鸭子虽然不如天鹅优雅,但同样能自在游水。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完美人设”,让人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其实就像烘焙新手第一次做蛋糕,哪怕外形塌陷,只要味道过关,就值得为自己鼓掌。这种“接纳不完美但肯定进步”的心态,反而能让人走得更远。

再举个实际例子:公司团队策划活动时预算超标,最终改用更朴素的方案,却发现参与者更享受轻松的氛围。这种计划外的收获,正是“刻鹄不成尚类鹜”的现实写照。它提醒我们: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中的应变与成长同样珍贵。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自我安慰,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雕刻天鹅,就连鸭子的影子都看不到。就像学外语时担心口音不准而不敢开口,反而错过了交流的机会。放下非黑即白的评判标准,或许能发现更多藏在“不够好”里的可能性。

从文化对比的角度看,西方有谚语“完美是优秀的敌人”,东方有“刻鹄不成尚类鹜”,两者异曲同工。它们都在说:与其困在“全有或全无”的思维里,不如珍视每一份努力的馈赠。毕竟人生不是非要做成天鹅才算成功,能游出自己轨迹的鸭子,同样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