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à hǔ kè hú

成语解释: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畫虎刻鵠

英文翻译:Draw a tiger and a swan

画虎刻鹄的意思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画山水。画人像。画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张)画儿。3.用画儿装饰的:画屏。画堂。画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画线。画押。画到。画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画。“天”字四画。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鹄:[hú]天鹅。[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中鹄。

成语评论

画虎刻鹄”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用个例子解释就明白了。比如小明想学隔壁班学霸的笔记方法,结果把各种颜色的荧光笔和复杂符号都用上了,最后反而连知识点都记不全。这就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光顾着模仿形式,却忘了核心目标。

有人问:“为什么画虎刻鹄会失败?”其实关键在于“学形不学神”。就像有人照着菜谱做菜,火候和步骤都对了,但味道总差一点,可能是因为没理解食材搭配的原理。模仿本身没错,但如果只盯着表面动作,就容易忽略背后的逻辑。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美看同事用时间管理软件效率超高,于是下载了同款APP,把每个小时都排满任务。结果三天后累到崩溃,才发现同事其实会根据状态动态调整计划。这里的问题不是工具不好,而是没学到灵活调整的思维方式。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在的“方法论焦虑”。很多人看到别人的成功模式就急着照搬,却忘了每个方法都有适配场景。就像健身时盲目模仿博主的训练计划,结果可能伤到肌肉——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

换个角度看,画虎刻鹄也未必全是坏事。比如新手画家临摹大师作品时,虽然初期画得四不像,但在这个过程中能逐渐理解光影结构的规律。重要的是在模仿中保持思考,就像学书法先描红再创作,最终找到自己的风格。

下次遇到想学习的事物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方法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哪些部分能适配我的现状?毕竟,刻鹄可能刻不出天鹅,但练就的手上功夫,也许能帮你雕出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