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u chǐ líng lì
成语解释: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繁体字形:口齒伶俐
英文翻译:have a ready tongue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伶:旧时指戏曲演员:伶人。名伶。坤伶。老伶工(年老有经验的演员)。
俐:见〖伶俐〗。
“口齿伶俐”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说话流利、条理清晰,甚至带点让人佩服的语言技巧。比如同事小张开会时总能三言两语化解争论,客户听得频频点头,大家背后都夸他“这张嘴真是口齿伶俐”。
为什么这个成语值得关注?语言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试时,口齿伶俐的候选人更容易展现优势;朋友聚会中,善于表达的人往往能活跃气氛。就像上周邻居王阿姨调解家庭矛盾,明明双方火气冲天,她几句话就让剑拔弩张的场面缓和下来——这就是口齿伶俐的实战案例。
口齿伶俐等于油嘴滑舌吗?完全不是。前者强调逻辑清晰与有效沟通,后者则带着虚伪的意味。观察职场中的优秀管理者就会发现,他们既能用简明语言传达战略,又懂得适时倾听。这种“能说会听”的特质,才是口齿伶俐的正确打开方式。
个人看来,口齿伶俐更像种可培养的技能。见过实习生小李的蜕变过程:刚入职时汇报工作总磕巴,后来坚持每天朗读新闻、模拟工作汇报,半年后竟能在部门竞赛中拿到演讲冠军。这印证了我的观点——语言表达就像肌肉,越锻炼越强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精准表达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但也要警惕陷入“为说而说”的误区,真正有价值的沟通永远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度理解之上。下次遇到需要展现口才的场合,不妨先深呼吸理清思路,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才是聪明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