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chuáng yì mèng
成语解释: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成语出处: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人
繁体字形:同牀異夢
英文翻译:sleep in the same bed but dream different dreams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床:1.供睡觉用的家具。2.像床的东西:冰床。机床。3.某些东西中起托架、支撑作用的部分:牙床。琴床。4.某些像床的地面、地貌:河床。5.量词。用于被褥等:一床被子。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梦: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同床异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生活中其实特别常见。比如,一对夫妻每天一起吃饭、睡觉,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妻子想攒钱买房踏实过日子,丈夫却总想着辞职创业搏一把——这就是典型的“同床异梦”。他们虽然物理上亲密无间,但心里的目标早就南辕北辙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床不同频”的情况呢? 其实就像手机连了同一个WiFi却刷着不同的短视频,人与人即使共享空间,也可能因为成长速度、价值观变化或外部压力逐渐产生隔阂。比如朋友合伙开餐馆,一个觉得要做网红打卡店,另一个坚持做传统老味道,合作越久矛盾越深,最后连算账时都带着火药味。
我有个开书店的朋友就遇到过类似问题。她和合伙人最初都热爱文学,但三年后一个想转型做亲子阅读空间,另一个坚持只卖小众诗集。两人在装修方案上僵持不下,最后不得不和平“分家”。这种故事让我想到:“同床异梦”未必是坏事,它更像一个提醒——关系需要定期校准频率。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正处在“同床异梦”的状态? 有个简单的测试:当你们讨论未来计划时,如果有一方开始频繁说“到时候再看吧”,或者用“你决定就好”来回避深入交流,很可能默契已经出现裂缝。就像拼图缺了角还能勉强拼上,但轻轻一碰就容易散架。
有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现代人更容易“同床异梦”,倒不是感情变淡了,而是选择变多了。二十年前夫妻为看电视抢遥控器,现在各自捧着手机反而相安无事。这种表面和谐背后,藏着更隐蔽的精神疏离。不过换个角度想,能坦然接受“异梦”也是种进步,毕竟强行要求思想同步反而会制造更多假象。
最近看社区调解案例发现,处理“同床异梦”的关键不在于消灭差异,而是搭建新的连接点。就像两条交叉的直线,找到交汇处的共同目标,比如共同抚养孩子、完成某个项目,反而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协作空间。毕竟完全一致的梦容易让人沉睡,适度的异梦反倒能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