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pán tuō chū
成语解释:和:连同。(端东西时)连盘子全部拿出来。后比喻毫不隐瞒;全部说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繁体字形:咊盤托出
英文翻译:emerge in its totality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盘: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垒,砌: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盘运。9.量词:一盘磨。10.姓。
托:1.用手掌或器物承举:托着茶盘。2.某些器物的座子和类似座子的东西:枪托。花托。3.衬;垫:烘云托月。托上一层纸。4.请人代办:委托。5.寄放:托儿所。6.借故推辞:托词。7.依赖:托福。8.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1托等于133.322帕。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和盘托出”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同事小李被领导问起项目进展时,犹豫片刻后决定和盘托出:“其实原计划存在三个漏洞,我昨晚重新做了两套备选方案。”这种坦诚不仅没有挨批评,反而让团队及时规避了风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全盘交代反而获得理解?关键在于"时机把控"。就像邻居张姐发现孩子偷偷改志愿,她没有当场揭穿,而是周末郊游时借着烤肉的烟火气,把调查到的院校信息和分析数据和盘托出,最终母子达成共识。可见关键不在于说多少,而在于怎么说。
在职场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市场部小王把竞品分析报告藏着掖着三个月,直到季度汇报前夜才和盘托出所有数据。结果导致部门错失调整窗口期——这提醒我们,坦诚需要配合作战节奏。就像炒菜讲究火候,重要信息的披露同样讲究时机的"黄金三分钟"。
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开始用新视角诠释这个成语。上周参加读书会,有位创业者分享:“对待投资人就像跳双人舞,和盘托出商业机密是鲁莽,但隐瞒核心模式又是欺骗。”他独创的"剥洋葱沟通法",每次只揭晓两层信息,既保持神秘感又建立信任,这种现代变通或许更适应商业社会的复杂性。
从个人经验看,坦诚相待确实是关系建立的基石,但需要智慧滤镜。就像去年帮朋友调解家庭矛盾,我没有直接转述听到的抱怨,而是把双方二十年来的暖心时刻制成时间轴图,用温暖记忆作为沟通底色,这时候再和盘托出现实矛盾,效果远胜直来直去的告状式交流。
不妨思考:当我们决定和盘托出时,是否考虑过信息的接收系统?就像给老式收音机发送数字信号,再重要的内容都可能变成杂音。真正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把核心信息转化为对方能理解的"频道频率",这或许才是当代社会对这个成语的最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