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xīng tǔ mù
成语解释:兴:创办、兴起。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汉书 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大量盖房
繁体字形:大興土木
英文翻译:be busy at putting up installations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兴:[xīng]1.兴盛;流行:复兴。新兴。现在已经不兴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兴办。兴工。兴利除弊。百废俱兴。4.起;起来:晨兴(早晨起来)。夙兴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兴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兴来,也兴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兴。助兴。败兴。雅兴。游兴。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大伙儿最近是不是经常听到“大兴土木”这个词?哎呦,现在哪儿哪儿都在修路盖楼,连我家小区门口都开始挖地铁了,你说这算不算“大兴土木”的典型例子?不过啊,咱得先搞明白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你看隔壁老王他们县城,去年政府说要发展旅游业,结果咔咔一顿操作——新建仿古街、扩建景区停车场、还修了条直通高速的八车道。要我说啊,这就是妥妥的“大兴土木”,你懂的,大动作搞建设嘛!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儿到底是好是坏呢?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大兴土木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啊?”问得好!其实这得看具体情况。比方说前几年某地暴雨冲垮了老桥,政府马上拨款重建,这种“大兴土木”老百姓都拍手叫好。但要是某些地方为了政绩搞面子工程,建些华而不实的项目,那可真就变成劳民伤财了,对吧?
个人觉得啊,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经历“大兴土木”的阶段,这本身不是坏事。就像咱小时候玩的积木,总得先搭建才能成型嘛。但关键是要搭得稳当,不能光顾着往高了堆。比如说现在很多新区规划,既要考虑招商引资,也得留足学校医院这些民生配套,这才叫聪明的“大兴土木”。
再举个企业界的例子。去年某互联网巨头不是说要建新总部吗?那个设计图看着就跟外星基地似的,听说光绿化带就要搞三层立体花园。这种“大兴土木”虽然烧钱,但确实能提升企业形象,还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公司业绩都下滑了还这么折腾,员工怕是得骂街了吧?
突然想到乡村振兴的事儿。现在很多农村也在“大兴土木”,不过可不是盖高楼,而是修民宿、建文化广场、整治河道。这种接地气的建设才是真惠民,既保留了乡村特色,又改善了生活环境。所以说啊,“大兴土木”这词儿本身不带颜色,关键看你怎么用。
最后唠叨一句,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说“智慧城市”建设。这波新基建浪潮里的“大兴土木”,可不只是水泥钢筋那么简单了,5G基站、数据中心这些看不见的工程,其实比看得见的楼宇更重要。未来的城市建设啊,既要面子更要里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