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én fēi tǔ mù
成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第十二出:“谢荷公公!张协人非土木,必有报谢之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感叹等
繁体字形:人非土木
英文翻译:a man is not a stalk of grass or a tree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非: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人非土木”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陌生,但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直白——人和木头、泥土不一样,是有情感、有感知的生命。比如同事小张被领导当众批评后强装镇定,下班却躲在车里发呆,朋友安慰他:“别硬撑了,人非土木,难受就说出来。”这句话点破了“故作坚强”背后的真实情绪。
为什么用“土木”来比喻人?古人观察到土木无知无觉的特性,用它反衬人类的鲜活。就像一块石头被风吹雨打不会痛苦,但人遇到挫折却会辗转难眠。这种对比让成语自带画面感,比如电视剧里常出现这样的台词:“他嘴上说没事,但人非土木,心里肯定在滴血。”
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特别实用。某次看到实习生熬夜改方案,组长提醒她:“电脑死机了还能重启,但人非土木,通宵三次就该喊停了。”这种表达既点明问题的严重性,又保留了关心的温度,比直接说“别加班了”更有说服力。
如何在生活中用好这个表达?关键在于捕捉“强撑”与“脆弱”的冲突点。比如劝慰失恋的朋友:“你说早就不爱他了,可人非土木,手机里的合影还没删呢。”这样的说法既能打破对方心理防线,又不会显得咄咄逼人。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像面镜子,照见现代人过度强调理性的误区。地铁里常见带着“无表情面具”的上班族,其实下班后约好友吐吐槽,承认自己不是钢铁侠,反而能让压力找到出口。毕竟承认“人非土木”,才是对自己最温柔的善待。
下次遇到硬扛痛苦的人,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把钥匙,能轻轻打开紧闭的心门——当你说出“人非土木”时,对方眼里的闪烁已经说明,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终于找到了安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