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g
  • d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ū kǔ líng dīng

成语解释: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无依无靠

繁体字形:孤苦伶仃

英文翻译:lonely and helpless

孤苦伶仃的意思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伶:旧时指戏曲演员:伶人。名伶。坤伶。老伶工(年老有经验的演员)。

仃:见〖伶仃〗。

成语评论

孤苦伶仃”这个词,光看字面就让人联想到孤独的画面。比如:老张退休后独自住在城郊的老房子里,儿女都在国外定居,邻居偶尔听到他对着收音机叹气,说他现在真是“孤苦伶仃”。这样的场景里,一个人不仅要面对生活的琐碎,还要承受精神上的空虚。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成语能精准击中人心?关键在于它用四个字浓缩了多重困境——“孤”是独身一人,“苦”是生活艰难,“伶仃”则强化了无依无靠的状态。就像暴雨中的小树苗,不仅要对抗风雨,还要承受根系抓不住泥土的无力感。

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消失了吗?其实不然。比如刚毕业的年轻人北漂,住在合租房最便宜的单间,生病时连买药都只能靠外卖配送;或是单亲妈妈边工作边带孩子,凌晨两点还在改方案。这些时候,“孤苦伶仃”不再是文学修饰,而是切肤的真实体验。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状态是否必然消极?我曾在深夜便利店遇到值夜班的姑娘,她说虽然常觉得孤单,但观察形形色色的夜归人反而让她更懂人间冷暖。或许孤独本身就像未打磨的玉石,既能让人陷入黑暗,也能催生对温暖的敏锐感知。

当我们使用这个成语时,本质上在呼唤什么?或许是社会关系的重建。社区里逐渐兴起的共享厨房、线上读书会,甚至广场舞队伍,都在试图用新的纽带对抗传统意义上的“伶仃”。就像冬天里互相摩擦取暖的旅人,孤独终归需要被转化为连接的契机。

下次在文章里看到“孤苦伶仃”,不妨多停留三秒。这个词不仅描绘着个体的困境,更像面镜子,映照出每个时代关于陪伴与疏离的永恒命题。而我们要做的,或许就是在这面镜子里,既看清现实的棱角,也保留伸手传递温度的能力。

孤苦伶仃的造句

  1. 造句 刘大爷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
  2. 造句 我是个孤苦伶仃的光棍。
  3. 造句 至于我的孤苦伶仃的生活,那简直算不了什么。
  4. 造句 他孤苦伶仃,只有老鼠,蝙蝠和飞蛾与他相伴。
  5. 造句 孤苦伶仃的独居老人,特别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怀。
  6. 造句 你曾在高塔里孤苦伶仃地生活吗。
  7. 造句 父母双双惨死之后,剩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他。
  8. 造句 他童年时代父母早亡,多年来一直孤苦伶仃地生活。
  9. 造句 他孤苦伶仃,忍饥挨饿。
  10. 造句 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了。而现在,我既无乐趣,又无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