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ó
  • qiáng
  • b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guó qiáng bīng

成语解释: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成语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指国家富足,兵力强大

繁体字形:富國強兵

英文翻译:make the country rich and its military force efficient

富国强兵的意思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成语评论

哎,大伙儿有没有琢磨过,“富国强兵”这词儿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国家既要口袋鼓鼓的,又得拳头硬硬的。比如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搞变法,一边鼓励种地、织布,一边改革军制,这不就是典型的“富国强兵”操作吗?你想想看,百姓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军队强了才能守住粮食,这俩缺一不可啊!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那光有钱没兵行不行?嘿,宋朝的例子可摆在那儿呢!经济发达得能造出“交子”这种纸币,结果被辽金蒙古轮着捶。反观汉武帝,盐铁专卖搞钱养骑兵,直接把匈奴赶去啃沙子。所以啊,经济是盾牌,军事是长矛,少了哪样都得挨揍。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的“强兵”可不止比谁坦克多。你看以色列,巴掌大的地方,愣是靠科技兴军搞出铁穹系统。他们军工企业还能顺带出口无人机,这算不算新时代的富国强兵?要我说啊,现在拼的是芯片比子弹值钱,卫星比大炮管用,这路子可比古代高级多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不服:咱现在和平年代,还折腾这些干啥?可别忘了,疫情那会儿口罩都能成战略物资。就像华为被断供芯片,不就跟古代断粮道一个道理?所以说啊,富国强兵这事儿,搁哪个年代都是保命符。关键得讲究个平衡——就像炒菜,火候过了容易糊,盐放少了没滋味。

最后扯点实在的,咱老百姓最关心啥?还不是物价稳、治安好。唐朝长安城为啥能成国际大都市?还不是府兵制保障安全,丝绸之路上白银哗哗流。要我说啊,国家强了,小日子才能过得滋润,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过也别光盯着GDP和导弹数,老百姓的医保、教育这些“软实力”,那也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拼图嘛!

富国强兵的造句

  1. 造句 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2. 造句 为了富国强兵,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变法。
  3. 造句 我们希望中华民族富国强兵,不再受外国人的侵略。
  4. 造句 发展经济,走富国强兵之路。
  5. 造句 与此同时,当夫差的王国每况愈下,越国则富国强兵。
  6. 造句 第四部分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进行了论述。
  7. 造句 法家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理论而著名。
  8. 造句 变祖宗法度是以富国强兵之术,欲求近功,忘其旧学。
  9. 造句 “吏民规矩绳墨”,法律是富国强兵、维护秩序的统治工具。
  10. 造句 他能打破元老派的掣肘,富国强兵,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